打马回到登封县,钱青健找了个出色的酒家,大打牙祭,好好的美餐了一顿。得找个安全的地方好好的修练下九阳真经了,向小二打听道,登封县十余里外有个叫九云谷的地方,林深叶茂,甚少有人出没。
当下买好日常用品,向那九云谷奔去。
出登封县十几里,就到了这九云谷,果然是个很少来人的地方,林间的杂草有齐膝深,各种动物不时从林子中闪过,一点也不怕生。就是这里了,钱青健牵马入谷又走了几里,便出现了一个大溶洞,约有三丈高,地方偏是偏了点,不过这洞也太大了啊,一点也不安全!还是再找找吧。不一会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溶洞的里面找到了个小溶洞。就是这了,钱青健暗道。将马在外面拴好,并给它备好干草。又将各式生活用品放入小溶洞内,将蜡烛点上,钱青健思量下,便又将小溶洞洞口封上,留着一出气口,打开手抄九阳真经,开始修练起来。
“……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後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後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後极坚刚静是合,合中寓开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先求开展,後求紧……”
钱青健当下按书中要求,面向东方,自然而立,先意守丹田三~五分钟后,即采用顺呼吸法。意念天上的阳气自百会吸入下行,地下的阴气由两脚涌泉吸入上行,两股真气在丹田汇聚成太极形。并缓慢旋转,意念或离或存,勿忘勿助。使一股暖暖的真气,从丹田向镇锁任督冲三脉的“阴跷库”流注,折而走向“尾闾关”。然后分两支上行,经腰脊第十四椎两旁的“辘轳关”上行经肩、背、颈而至“玉枕关”,此谓“逆运真气通三关”,然后真气向上越过头顶百会,分五路下行,与全身气脉会于中丹田,再分主次两支,还合于丹田,入窍归元,如此循环一周,身子便如灌甘露,丹田里的真气有似香烟缭绕,悠游自在…昏然中,丹田之气自然运作…
溶洞中,钱青健的身上暗暗闪起金光,现在正在脱胎换骨……
只到七日后,才缓缓醒来。这世界似乎清楚了许多,不远处、远处的鸟语虫鸣都能听个清清楚楚。睁开眼,摸索着火石,将蜡烛点燃,果然有神效。出洞后,这世界仿佛变了样子,鸟儿的飞行速度好像变慢了许多,林间草木也清晰了许多,信步滑行,如行云流水一般,手脚挥动之间,隐隐有风声带动。
寻个有水的地方,钱青健把身上的汗垢洗洗干净。又接着练起来九阳来。幽谷深深,只时不时能听到几声鸟语,见不到一丝儿人影。于是能静下心来参悟九阳,朝也九阳,暮也九阳,不觉四个月就过去了,九阳第一卷上的功夫练的差不多了,进步神速,体轻行如疾风,全身真气流动,原先一步三米,现在略一提气
第二十一回 初参九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