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四章 调整[2/2页]

大时代之香江筑梦 三月三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端着酒杯当街而立,边饮边聊,确实在内地酒吧中难能见到。“外籍人不少,以白领居多,是兰桂坊的最大特色。”
      20世纪80年代初,被称为“兰桂坊之父”,又被形容为“快乐的制造者”。他就是兰桂坊和海洋公园双料老板盛智文。为招待自己生意上的客人,在这里开了一家西式餐馆,并取了个当时十分时髦的名字“加利福尼亚”。后来,西式餐馆和酒吧越开越多,布满整个街道。每当夜幕低垂,霓虹灯闪烁,各种肤色的人士便纷纷拥入,或开怀畅饮、或高谈阔论、或随歌劲舞,使兰桂坊变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欢乐憩园、香港这个国际化都市生活的重要标志。
      这时候的盛智文还在经营他的专营成衣贸易的lby,忙着把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成衣出口到加拿大和英国,赚取小钱钱,还没工夫关注兰桂坊这样的小事,于是叶欢决定还是自己代劳了吧。1976年和1981年香江经济大环境大不相同,这个时候的香江不是金融中心,也没有经过连续几年的经济暴涨,还没走出股灾阴影的香江房价自然不能与盛智文入行的1981年相比。结果就是叶欢花了盛智文差不多的3000万港元,只不过叶欢是买下了整个兰桂坊所在街区,而盛智文只买到了一栋大厦。
      叶欢做好企划案大纲,交给手下人去补充,上报他签字后交给手下去执行。在香江经济趋向明朗之时,叶欢分派完手下的工作,开始了他在香江大学的旁听生涯。可是他把家安在九龙塘,而香江大学校园本部坐落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道以东、般咸道以南、罗便臣道以西、龙虎山以北。每次从家里去上课都要跨海,十分的不方便,叶欢感觉自己又把自己坑了,有时不得不想在本岛置业的事情。而且他也知道香江大富豪,像李超人包船王等都是在浅水湾或者太平山居住,有时叶欢也想去凑个热闹,和他们做个邻居。但是他总是及时掐灭了这个念头,自己准备从他们手里挣点零花钱的,不过行动还没有开始,暴露自己并没有好处。最终他也只是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本来想让周婶过来给自己做饭的,可是看到周婶担心在上学的周会敏没有人照顾,叶欢只好独自生活了。不过叶欢人不在家,也不准备让家里面的人闲着,他安排管家李享四处搜罗好酒填满他那空空如也的酒窖,不拘品种,红的白的都行,还有就是搜罗古董,中国的外国的都行,叶欢认为这是资产保值增值的最好方式,也可以作为日后自家的文化底蕴。
      不过,76年刚开始,叶欢就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离开了我们。叶欢的前世也不是学渣,他对一些历史事件还是有印象的。他记得周总理走后,四巨头和花帅斗得很厉害,叶欢很担心自己这一世的父母会在北边受苦,但自己又无能为力,叶欢对此很不满。于是他就把这些不满用做了学习的动力,争取早日出头,好接父母过来享福,补偿他们受的苦遭的罪。
      超强的记忆力对学习的帮助确实很大,叶欢在学校闭关,一个学期不到,叶欢通关了法律学士课程。本来叶欢作为旁听生,是领不到学位的,不符合参加cll的,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有钱就一切皆有可能了。于是,为了深入了解法律内涵,叶欢报名了法律深造文凭课程,深入了解了商法、公司法、合同法等实体法,且对判例、辩护以及诉讼法也多有涉猎。这种强悍表现使得他的老师们都认为叶欢是法律界的奇才。

第五十四章 调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