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7日李福兆牵头成立远东证券交易所后,香江形成了香港、远东、金银三大交易所并立的局面。这时代没有互联网等便利交流方式,三大交易所相互之间服务对象不同,而且它们之间还有矛盾,竞争也很激烈,互相没有联网,漏洞不小。而且,叶欢记得,香江曾经有四大交易所,也就是说未来还会有交易所成立,虽然不知道还有交易所在什么时候成立,叶欢觉得不应该放过这个机会。这时代的条件虽然让叶欢从前世带来的精细操作做不出来,但是这些漏洞还是能让叶欢在这里兴风作浪,当然是在有资本的情况下。
70年代初,香江股市节节攀升,恒生指数于1971年9月20日创下40632的新高位,在远东交易所成立不足两年上升15倍。恒生指数由40632调整至1972年1月27日的32395后,继续扶摇直上,到年尾12月29日上升至84340,不足一年时间上升16倍,其间多种现时的蓝筹地产公司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华资地产五虎将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恒隆地产、合和实业、大昌地产。当中以长江实业及新鸿基地产发展最为远大,前者后来多次挑战英资地位,后者超越置地成为全港最大型地产公司。现在香江股市正是下手抄底的好时机,而且进入1973年,市场继续疯狂,于3月9日高见177496,于三个月内再上升11倍,政府为冷却股市,曾出动到消防员以防火条例禁止股民进入华人行买卖股票,即“消防员到交易所救火”。同时市场出现一些如“鱼翅捞饭”、“教师文员辞职全职炒股”、“鲍鱼煲粥”、“用老鼠斑制鱼蛋”、“用大牛(港币500元钞票)点烟”等疯狂现象。市上又有传外资利获家集团利用香港市民对股市的认识不足,作出财技在市场制造炒风,即所谓“过江龙饱食远扬”事件。而由于当时对于公司上市监管不足,大量空壳公司上市混水摸鱼,最典型例子莫过于有“香港黐线”之称的香港天线上市据老一辈的股民说,这是一间替住户安装天线的公司。当时便有人取笑说连一根天线也可以上市,把猫只狗只上市也可以了。
这期间的1972年10月30日并发生香港开埠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战:英资置地与牛奶公司主席周锡年爵士及华资地产商华懋王德辉争夺牛奶公司控制权,即所谓“置地饮牛奶”事件:置地以两股面值五元现金,交换牛奶股东手上一股面值七元五角的股份,双方于报章上作出广告战,一时成为市场焦点。1973年牛奶收购战进入,置地利用股民对股市知识缺乏,宣布一送五红股,当年股民没有“除息”、“除权”的概念,不知送红股实乃数字游戏,争相抢购,加上当年股票过户需时,冻结大量置地股份造成市场假象。这些都是叶欢浑水摸鱼的好时机,知道1973年香港股灾流程的叶欢准备在这次股灾中大捞特捞,至于那些疯狂的散户,叶欢表示whocare。
第八章 丰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