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八节:俞痴铜[1/2页]

寥寥白骨,独证一生 多空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死潭位于泽林中央,因为它的下方正是地下火山的中心位置,所以死潭的温度高于泽林其他地方。死潭是一个死湖泊,但它从不安静;白色的水泡不断滚出,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从早响到晚,从孟春响到季冬。加上现在正值冬季,水泡在水面破裂,水雾就从水面腾空而起,从死潭蒸上云霄。
      死潭笼罩在水雾之中,而这些如天柱一般的水雾里还隐藏着一棵巨干伞杉。泽林被巨干伞杉占据,但这棵巨杉绝对不同于其他巨杉;死潭的这棵巨杉高有一百余丈,它伞形的树冠覆盖整个死潭。这棵巨杉才是这片泽林的真正主人,其他巨杉更像是它的后代子孙而已。它庇佑着死潭,让死潭里的死水从未干枯过;死潭也反过来补养着这棵巨杉,让它如此庞大还能不断的生长。一潭死水、一棵巨杉、一柱水雾,这是十一组在泽林见过最美的风景。
      依照长老众提供的位置信息,十一组在死潭附近找到了俞痴铜长老留在此处的标记。很快俞痴铜知晓了十一组前来,方才从隧道走出,这会儿十一组才知道俞痴铜长老长的何样。
      这是一位身高不过五尺、形销骨立、佝偻龙钟的老头儿,俞痴铜上身无遮掩之物,头发和胡须蓬乱又脏污,看样子俞痴铜长老起码有很长时间没有洗过澡了;他的眼睛在邋遢的外表下格外明亮、矍铄异常,一位老人精神头却比十一组这些年轻人显得更加饱满。
      俞氏宗族很讲究礼数,十一组都是俞痴铜的晚辈,他们没有资格对眼前这位老人评头论足;必武和仕仁并列于前,其余四人端庄其后,恭敬的向俞痴铜行礼:“敬禀痴铜长老,我等十一组,共六人。奉宗族长老众之命,特前来敬候痴铜长老差遣。晚辈长袍俞必武。”
      十一组自报姓名,俞痴铜虽痴迷于那铜铁之物,但他潜心于此,已经太久没有见过其他族人了,而且前来还是很有活力的年轻人,俞痴铜回答道:“没想到信刚发出去仅有一月,你们来了。如此瞧来,俞虚玉那老家伙在关键时候还是有可用之地。”
      俞痴铜用那满是污垢的手捋着脏乱的胡须,打量了一会儿眼前这几位后生,继续说道:“不错、不错呐!个个长得风流俊俏,真乃后来之秀呀。不像我这糟老头子尽给村子里添麻烦,真是惭愧、惭愧啊!”
      对十一组来说,俞痴铜的确是个“麻烦”,但谁又敢说出来呢。俞痴铜看十一组的眼神和猫看见鱼的样子差不多,所以这六人只是行着礼,并未出声。见这些年轻人没有接话,俞痴铜并不介意,他心里还惦记着埋在地下熔浆里的重要东西,就说道:“好了,好了。大家也不用这般拘谨,你们长途而来想必也是累了,先随我来休息一日,明日再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你等。”
      俞痴铜领着十一组进入了他在泽林的家。他的这个家建在死潭的下面,紧挨着地下火山的岩浆,异常炎热。这个“家”不大,只有石屋三间间;一间是俞痴铜日常居住,另一间堆放着炼金制鼎的各式工具、材料,最后一间本是堆放杂物的地方,现在成了十一组临时的家。这石屋就地取材,用火山岩建成;灰色的房屋里除了简单的几件自制的家具外,没有其他多余的装饰。对俞痴铜来说,除了吃喝拉撒睡外,所有时间都属于火炉、铁锤、风箱,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做其他无用的事。
      俞痴铜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可这对十一组来说就比猎刑还要难了,他们并不介意自己的住所有多差。只是猎刑之责已有四月,他们经历了很多极端复杂环境,唯独没有体验过这地下火山的温度。天冷了可以添衣取暖,可他们现在站着的这石屋内实在太热,总不能把自己的皮也脱下来吧。
      十一组将行李放下,已经热的满头大汗,那些在草原为他们保暖的裘皮大氅也被扔在了一边。俞痴铜似乎不关心这些后辈能否适应这里的环境,太久没遇见过族人了,俞痴铜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给这些晚辈们展示自己的骄傲,略带兴奋之情说道:“现在时间尚早,还不到休息的时候,你等都随我来,去看看正在铸造的那尊大鼎吧。你们算是走运了,这尊鼎乃是宗族机密,更是难得的一件宝物,可不是谁都幸能见着的。”
      对于自己喜爱的东西,谁都想拿出来显摆显摆,更何况是这么年未见族人的“老顽童”俞痴铜。
      离开昏暗、炎热的石头屋,俞痴铜背着手在这地下火山之中欣然走着;这又苦了他身后的十一组,本想着离开石屋应该就能凉快一下了,可没走几步脚下就只有熔浆、熔岩了。看俞痴铜走的很轻松,可你一步踏错就怕是没了一条腿。
      走了一炷香的功夫便能看见大鼎。远处看着尊大鼎,岩浆里已被烧通红,这尊鼎和周围滚烫的岩浆融为一体,不仔细观察还真发现不了它的存在。在地下火山中又艰难走了一个时辰,他们终于走到了这尊大鼎面前,这时再看此鼎,才知道这尊鼎是何等的了不起。
      这是一尊三足大鼎,三足浸入岩浆之中,鼎身丰厚饱满,双耳是两只展翅高飞的速信鸦;鼎高一丈,最宽处却有一丈三尺。巨鼎通红,在火红的鼎身上还雕刻有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覆盖了整个鼎身,图案雕刻的十分逼真,镂空之处如图案是浮在鼎身上的,凹凸之处如事物附着于鼎身,这些图案共有上、中、下三层:
      下面一层雕刻的是自然之景,十一组很明显就能辨别出这自然正是猛林;不只是猛林,连猛林中的飞禽走兽也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虽然这是一尊巨鼎,但鼎身能雕绘的地方还是有限,而在有限的“画纸”上,猛林如同缩后放在了上面。猎刑之责显然是下层图案的重点,无数猎刑者各持骨器,脸无惧色的围攻着一只刃骨虎;十一组的思绪似乎也被这场景代入其中,目光在此停留了很长时间。
      看完下层图,眼睛往上一抬,中间层的图案虽然和下层图一样雕刻的栩栩如生,可它的内容不是十一组所熟悉的猛林。只是一张陌生的图,它说讲的也是一个陌生的事。几位老人围坐在一尊大鼎四周,而此鼎正是十一组正在仔细观察

第三十八节:俞痴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