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的老帅。麦克拉伦很倒霉,他推行的新政,很快就在欧洲杯预选赛上遭受挫败。先是主场拿不下弱旅马其顿,接着又在客场狼狈不堪地输给克罗地亚。这个老二出身的新老大,席未暇暖,就被漫天扑来的鼙鼓之声搅得心烦意乱,最后走上重启旧人,回归442的道路。
当他做出重归旧路的决定时,麦克拉伦的威望和能力遭到了包括队员在内所有人的完全质疑。他有过新思路,可是他缺乏执行到底的勇气和能力,他在现时成绩压力下被迫退缩。他用自己的退缩告诉所有人,他只是个老二。
类似的故事在职业足球界每天都在发生:刚被解雇的博尔顿主教练萨米;李,尽管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前利物浦球星,也完不成由老二变成老大的转折。麦克拉伦在曼联的前辈布莱恩;基德,曾被认为是帮助弗格森缔造王朝的关键人物,可他带领的布莱克本名落孙山。
战术打法:墓志铭――“英式442不能应变……”
过度地尊重传统,就等于是保守,而保守对于英格兰人,却是他们无比尊重的传统。
他们总在怀疑甚至轻蔑另一种精神:现在的叛逆,或许就是未来的经典。至少在一个半世纪的足球历史背景下,保守赢得的永远都是掌声,正像他们永远都只会踢442。
442从何而来?这个现在看来四平八稳的阵容,其实正是从叛逆中来的。拉姆塞爵士上任英格兰主教练时,就大胆地宣称他的任务就是带领英格兰队夺取世界冠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拉姆塞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加强对中场的控制,他从1966年世界杯前,就放弃了英格兰传统“美丽足球”的踢法,裁剪边路纯进攻型球员数目,加大中场厚度。442在初露面时,拉姆塞要面对所有英格兰媒体的指骂,可正是这个“丑陋的442”,帮助英格兰队夺取了他们唯一的一座世界杯。41年过后,442变成了“美丽足球”传统,不可动摇的传统。
阵型从来都不能决定比赛的胜负,可是搭建这种阵型基础的战术,往往是国际赛事胜败的决定因素。442本身并不能让英格兰队平庸,正如433并不是在所有时刻都让巴西队无敌,要命的是英格兰式442不能应变。
希丁克是个百变星君吗?未必。俄罗斯的352并不新奇,当他们在主场落后时,希丁克的决策,和所有局势落后又必须翻盘的教练一样:加大进攻力度。对于俄罗斯不断强化边路压力,在中场人数本来就领先的基础上,继续强化进攻的战术变化,麦克拉伦和整支英格兰队不应该觉得新鲜,这些变化在赛前都是可以预知的。但是在莫斯科的人工草皮上,英格兰人毫无应对之策,陷入了彻底的慌乱。
麦克拉伦上任之初尝试过352,因为从英格兰国脚质素来看,这似乎是最能挖掘全队潜能的战术:英格兰盛产中卫,边卫的速度和助攻能力都相当突出,攻击型中前卫更是人满为患。可这套新阵只试验了两回,就因为输给克罗地亚而被搁置。那场失败是352之过?变数可能更来自于内维尔回传罗宾逊的诡异失球。
在面对对手增多中场人数、强化边路进攻时,英格兰队总是没有应变能力。前国脚阿兰;史密斯在分析英格兰球员的战术适应性时认为,“英格兰球员从很小的年龄就被拘束在个别位置上,倘若你在成年队让一个右前卫临时改打左中卫,他会完全不知所然……”全攻全守的足球,在技术严重缺乏全面性的英格兰球员中难以推行。可是作为战术设计者和指挥者,主教练应对措施的缺乏,是英格兰队在过去两届世界杯和2004年欧洲杯3次败给斯科拉里所率领球队的直接原因。
于是当俄罗斯人在希丁克大旗一挥下,开始赌博式的绝地反击时,英格兰队只能跟着对手奔跑。两个边路攻击手乔;科尔和小赖特,在防守上已经节节败退,倘若及时作出调整,哪怕用巴里和杰拉德,两个打过左右后卫的人选去封补边路,然后用兰帕德来重新组合中路,都不至于在下半场出现场面完全失控的局面。可是麦克拉伦在观望,在等待。他未尝不明白一些应对的选择,但主教练对主动应变缺乏信心。或许在他的备战过程中,也和前任埃里克森一样,根本没有一套b方案。
442同样能变化多端,温格在阿森纳执教11年,始终坚持442,只是这不是一成不变的442。走不出442,英格兰队就走不出41年前那座本土世界杯的阴影。
英超联赛:墓志铭――“本土球员空间大受挤压……”
当英格兰队最需要英雄的时候,英超联赛这个最擅长催生并且包装足球英雄的舞台,并没有给国家队带来英雄。联赛的强大,和国家队的强大未必成正比,而且很少能完全同步。
职业联赛是培育一支强大国家队的基础,使它成为了所有职业球员向往的天堂。可是过去15年英超繁荣的一个结果是,本土青少年球员得到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两年前,当外援――非不列颠球员,不包括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球员,在英超的比例超过50时,英格兰足球资深人士已经在抱怨国家队的水准受到了限制。本赛季在8月11日开赛那一天,英超20支球队一半已经被国际资本控制,而外籍球员在英超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60。
弗格森在英格兰队败走莫斯科后,无比尖锐地指出,在目前职业足球的最高舞台――欧洲冠军联赛中,虽然英格兰四大豪门风头最盛,可是上场比赛的英格兰人却少得可怜,“比巴西少、比意大利少、比西班牙少、比德国少、比葡萄牙少、比捷克、塞尔维亚、土耳其和罗马尼亚都少……甚至比苏格兰还少!”
弗格森的话绝非危言耸听。本赛季已经打过的两轮欧洲冠军联赛,上场比赛的英格兰人只有12人,和科特迪瓦球员人数一样!
外援占据越来越多位置,让本土青少年出头空间越来越小,一旦冒头,又被贴上水份极大的身价标签。同时过于强势的豪门俱乐部,其经营方略是完全不考虑国家队成功与否的,斯科尔斯和卡拉格提前退役,难道和曼联利物浦的俱乐部没有半点关系?
因此当战术和临场指挥都无法解决问题时,英格兰的最后希望,就寄托在球星个人能力的灵光一现。如此逃出生天的机率,在足球这样一项团队运动中,比求神拜佛高不出多少。再回头看看这支英格兰队,有几个身影值得信赖?伊斯坦布尔的英雄杰拉德?16岁成名的鲁尼?还是在慕尼黑打垮德国人的欧文?
他们都具备个人英雄色彩,他们也都具备突出的个人长处,不过放在一个世界足球舞台上,在最能决定球员个人能力的个人技术方面,杰拉德、鲁尼和欧文都无法进入最顶尖者的行列。这些潜在的英雄有着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拯救英格兰,可手中的战刀不够锋利。
他们都在自己的联赛里登上了神坛,很难想象这些享受着极高薪水和英超商业包装的英超英格兰巨星们,能离开英超这个英雄的舞台,例如欧文的短暂皇马生涯。也很难想象他们能否适应其他一些水准同样高、足球风格却更具变化也更注重细节的足球环境。英超在商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这个联赛在足球运动真正质量上的瑕疵,因此英超的英格兰英雄们,站上一个更宽广的舞台时,英雄色彩也就没那么浓厚了。
联赛强大,国家队未必强大。英超英雄辈出,英格兰英雄却在消失。
英格兰的墓志铭 是谁将十字军‘斩首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