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圆洞只有一根食指般大小,深仅两寸,天皇忽然将食指插入洞中,但觉触手蓬松,滑溜异常,尚未用力,整根手指都已戳了进去。
就在这时,忽听“轧轧轧……”一阵声响,那面石壁竟向左侧缓缓地移动过去,露出一条缝隙,流水声在此刻变得无比的清晰。
众人从缝隙里望去,但见里面果然是空的,一眼望不见尽头,仿佛是条甬道,又似是一条长廊。
石壁之后果然别有洞天,这条甬道就是通往魔窟的唯一之路吗?
众人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走进了那条长廊。
这条甬道高及一丈八尺,宽长一丈两尺,两旁光滑整齐,左边的石壁上雕刻着二十几幅图画,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表情更是丰富多变,加上线条细腻精致,堪称完美。当头一幅雕刻的是一个手持大斧的男人,正是“盘古开天辟地”,依次是“炎黄战蚩尤”、“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最后一幅是“徐福寻药”。
右边却雕刻着一段段隶书大字,第一段写道: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天地即开,盘古力竭,乃死。又生二神,阴阳所化,男曰伏羲,女唤女娲,兄妹也,皆为人首蛇身。
“开天辟地,然天地无色,杳无生机,伏羲女娲居其中,甚闲,伏羲怒,劈手于大地之上划沟壑,乃成江河,奔流向东,成东海。堆沟壑之土成“五岳七山,天地之间便有山川河流,日月星晨,若出其中。
“山川即成,却无生息,女娲甚聊,遂搏,黄土作之。后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生。天地之间遂有五仙五虫,天,仙者,黄土为之也;人鬼妖者,引绳为之也。此乃乾坤肇始,万物之由来。仙者自清,独人鬼妖者不平,亦欲成仙,乃有天劫。
“日月更迭,斗转星移,岁万载,尘世间人鬼妖甚嚣,不平,言:吾等皆女娲所造,为何独仙者居于天上,不生不死而吾等却要饱受轮回之苦?天界日久,亦有沉沦者,枉为仙,仙言:人间若有德善之人,可寻至蓬莱,修成大道者亦可成仙。此语既出,在人间便引起轩然大波,人、鬼、妖无不励精修法,以期有日得证大道。正所谓是:人间有仙境,得道在蓬莱!”
……
很显然,这些文字是图像的注释。
叶逸秋举着火把,一路看将下去,看到最后一段文字时,却不由得傻了眼。只见那些文字竟非汉字,也非梵文,笔画虽然简单,却是一字不识。
就在这时,站在他身边的玉女罗刹忽然口中念念有词,叽哩呜噜的,也不知说些什么?
叶逸秋惊讶地望着她,问道:“公主,你看得懂?”
玉女罗刹嫣然一笑,娇声道:“这是东瀛文字,我当然看得懂。”
叶逸秋目瞪口呆,作声不得。
这些图文是何时所刻?雕刻之人又是谁?他为什么把东瀛的文字刻在上面?
玉女罗刹微微一笑,问道:“你心里是不是很想知道,这段东瀛文字说的是什么?雕刻之人又是什么人?”
叶逸秋被她看穿了心事,点点头,笑而不语。
“这段文字说的是,徐福出海寻药不可得,因怕秦始皇降罪下来,是以驱船东渡扶桑。”玉女罗刹道,“刻字之人正是徐福后人,羽田狂人。”
“怎么会是他?”叶逸秋吃了一惊,愣愣道,“如此说来,在二十多年前,羽田狂人就已经来过魔窟?”
玉女罗刹点点头,道:“嗯,这张秘图就是他生前遗物。”
“如此说来,这里的确就是魔窟了?”叶逸秋双眉紧紧拧成一线,“可是……”
玉女罗刹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摇头道:“我知道你心里一定有很多疑问,不过,很快你就会得到答案了,用不着我多作解释。”
魔窟秘图竟是羽田狂人生前遗物?魔窟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些事实在匪夷所思,任凭叶逸秋绞尽脑汁,想破脑袋,始终都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第二十六章 魔窟魅影(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