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六节 综合实力的比拼[1/2页]

革命军 晶晶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庚子谈判断断续续。
      历史上这场拉拉扯扯的和谈进行了足以一年半,换到雷震现在的时空,只怕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
      尽管明摆着已经被洋人占了上风,尽管慈禧已经完全放弃了与洋人一争高下的愚蠢想法,但李鸿章还不想放弃。
      这个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一个人在战斗,独斗十一国的艰辛除了他身边的几个幕僚之外,没有人知晓。
      也正因如此,历史上当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时,狂热激愤的国人无一不痛骂李鸿章为卖国贼,这一骂骂得真是好不令人叹息?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是多方面,战场是一方面,谈判也是一方面,有时候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说不定可以从其它地方获得,比如在谈判桌上,当然出现这种情形的概率一般不会超过百分之五。
      当然,决定谈判结果的根本还是综合国力,就比如眼下的这场谈判,在英、德、法、美、俄诸国列强面前,大清国的确一败涂地,就算李鸿章有三头六臂,也无法为大清国争取到什么,好在这回李鸿章还有一个小日本可以欺凌,不至于被接二连三的压迫给生生的逼死了。
      当然,这仅仅是对日本这个狼子野心的邻居而言,这一场和谈李鸿章也明白,丧权辱国的协定是肯定要签下的,他能做的也只是为大清国争一点利益罢了。
      毕竟,一人之力与一国之力相比,实在太渺小了。
      有对日一向不睦的李鸿章坐镇,日本公使自然占不到多少便宜,再有开平的二场胜仗作为倚仗,李鸿章的态度很是强硬。
      笑话!
      这西洋毛子惹不起,东洋小鬼子我老李还是不惧的。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日本公使被李鸿章‘无理的排挤在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至少在北京的日方青木公使是这么认为,如此的轻蔑无疑会让试图挤身强国大家庭的日本人感到愤怒。
      以这个民族偏执的个性,当然不肯让清国这个邻居咸鱼翻身,于是乎很自然的,听到青木的报告,脑羞成怒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立即着令游巡在日本海的日军海军舰队开赴渤海湾,封锁清国北方重要港口旅顺、龙口。
      “给支那猪一点颜色,让李鸿章这个老家伙彻底的服输!”伊藤首相的意图很清楚,他要用强大的武力进一步压制清国这个没落帝国,而为了争夺东亚的主导权,日本将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国家与国家的擂台赛上,日本要赢得胜利;在个人的政治舞台上,他伊藤也同样要证明比李鸿章更加的出色。
      甲午1895时的辉煌存积在伊藤的内心,他要再一次拥有它。
      日军海军在取得黄海、威海卫海战决定性胜利后,现在已成为了远东的海洋霸主,而与之相反,大清国飘扬在海上的龙旗已经彻底的没落,曾经的亚洲第一舰队――北洋舰队也伴着国人的伤痛湮没在历史卷秩之中。
      在1900年的太平洋东海岸,除了西方列强之外,没有哪一个亚洲国家的旗帜比膏药旗更能代表权力与威严。
      海岸线被封锁,开滦煤矿的煤从海路运抵南方

第七十六节 综合实力的比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