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雷震,果然一表人材,青年才俊,怪不得吾儿在信中屡屡夸赞于你!”周馥眯起细长双目,上下打量了一会雷震,方始客气的笑道。
“雷某不过是持勇之夫,当不得如此赞誉,世伯,里面请!”雷震笑道。
由周学熙从中周旋打点,周馥对自己的印象自然不会差得哪里去,这次上京走李鸿章的门路碰壁,也让雷震明白在官场上他还只是一个嫩稚,而要想达到目的,象周馥这样的长袖善舞人才是必须要紧紧笼络的。
袁世凯初时也不过是吴长庆麾下的一个小军官,他之所以能讨得老佛爷、李鸿章、荣禄等一干朝中大员的欢心,关健就是抓住了一点,那便是贿赂这些大人物身边的幕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已经贵为一方巡抚的袁某人相比,雷震起步已经晚了太多,能够结识周馥父子实际已是他最大的运气了。
“嗯,贤侄同请!”周馥笑着站起,在雷震的陪同下朝楼上的住处而去。
“贤侄在战场上勇击洋夷,生擒敌酋,功勋甚巨,对此老夫深为敬佩,倘我大清将士人人如贤侄一般,这国家又何止至斯,中堂大人又何至于被洋人逼得吐血卧床不起,唉!”周馥坐定之后感叹说道。
“伯父过奖了,小侄只不过尽了一个军人的本份罢了,这保家卫国,本是我等武人当做的事情,若是见敌逃窜,那还有什么脸去见列祖列宗。”雷震慨然说道。
“说得好,说得好,怪不得吾儿信中每每夸奖于你,我还不信,现在来看雷贤侄不愧是聂军门信赖的部下,真可谓智勇双全呀。”周馥含笑赞许道。
商场如战场,其实,政治名利场又何尝不是。
周馥对雷震表示出友善之意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谁都能看得出,李鸿章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没了这一座大靠山,谁受到的冲击最大,当然是象周馥、盛宣怀这样蔽护在李氏羽翼下的幕僚们。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对李鸿章的忠诚依旧,但周馥也不得不为家族的长远利益而考虑,他是如此,其他人也一样。
这些天,已经有许多的同僚选择投奔山东的那位后起之秀,周馥却还没有决定。
因为,他有了另一种选择的可能。
从周学熙那里得知雷震迅速崛起经过的周馥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比已过英年的袁慰亭,雷震的政治前途无疑更加长远,当然,就目前的实力而论,雷震与袁世凯根本不能算作一个级别,雷震所拥有的充其量也就是一张美妙的远景画罢了。
若是周馥只为自己考虑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投奔到袁世凯的门下,以他李鸿章手下头号幕僚的身份,袁世凯纵算不加以重用,而会适当进行安抚,以便笼络其余李系旧人的人心。
可现在,由于周学熙与雷震的关系,周馥的想法有了转变。
对周学熙来说,帮助一株幼苗成长的成就感远远高于蔽护在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下做一株小草。
在袁世凯那里,无论是周馥还是周学熙充其量不过是袁某人的一枚棋子。
&nb
第四十五节 头号智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