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作为一个穿越者,投靠袁世凯这个主意首先在雷震的心理上过不了关,毕竟为卖国贼效力这实在不是好听的名声,要想以后不被国人痛骂,还是与老袁拉开距离的比较好,其次老袁这个人心机深沉,经过多年的经营,身边有围拢了一大批文臣武将,象雷震这个的外来者,就算被收留了也多半是作为边缘人物使用,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北洋系的核心内层,与其被搁置到一边默默无闻,还不如自立一地,纵算声势弱了些,但也总算是一方人物。
基于这二点,对于唐绍仪的劝说,雷震不是打着哈哈蒙混过去,就是假装不知详情,又或者推托要和部属商量商量,在几次劝说都遭到婉拒后,唐绍仪也渐渐悟出了其中的玄机。
看到雷震没有招降的可能,唐绍仪也识趣的不再提这方面的建议了,这种事情点到为止是最好的,若是撕破了脸谁的面子都下不来,甚至于闹僵的话连朋友也没可能做了,至于雷震,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与李鸿章的见面中获得意想中的好处,这可是事关三千多将士前途命运的大事。
他们这一行人皆是西洋装束,一付二毛子的做派,加上唐、雷办事大方,路上盘查关卡的联军士兵受了好处自然不会为难他们,至于义和团方面,那倒不用担心,早在8月末,逃到陕西的慈禧太后正式下诏令各地督抚清剿义和团势力,现在直隶下属各县官员忙着清剿团众讨好洋人,加上占领北京城后的八国联军不间断在直隶一带扫荡,使得原本很成气势的京郊义和团运动遭到残酷镇压,一些村子更是被洋人连根拔除,村民也被悉数屠杀。
看到面前的惨景,雷震、唐绍仪皆是不胜嘘嘘,不管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性有多大,至少在爱国方面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许多无辜的村民现在惨遭杀害,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们心中对清廷的懦弱无能更是痛恨,对洋人的残暴铭记不忘。
总有一天,中国会强大起来,再不受洋人的欺凌。
这样一个念头不只存在于雷震的心中,唐绍仪是如此,其他的同行者也是一样。
北京,贤良寺。
大清国全权议和代表李鸿章住所。
门口,沙皇俄国的卫兵忠实的如看门狗一般谨守着自己的岗位,对唐绍仪递上来的贿赂视而不见,这份骨气倒让雷震感到相当的钦佩,要是国人也有如此气概,我们这个老大帝国又何至于落到现在这般困苦迷茫的窘境。
其实,雷震倒是高估了俄国人的品德情操了,要不是俄国公使下达了不得放进一个可疑人员的必杀令,这看门的卫兵只怕早就伸手抢过这上门的好处费了。
李鸿章到达北京,意味着清政府与联军方面的谈判正式开始。对于一贯以‘友好态度结交李鸿章的俄国人来说,这个时候最要紧的就是看好这个全权代表,以防止他被英、美、德等其它几个虎狼之国给引诱了过去。
这个时候,联军的统帅已经由英国人盖斯利换成了德国人瓦德西,这倒不是说英国人有谦让之风,而是随着德皇威廉二世的一道诏书,德国军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让其它各国都感到敬畏的数
第三十九节 重回北京走一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