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然不成,雷震闷头想了良久,终于给他寻到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周学熙提出的全面检查并更换坚实木的方案要实行,但其中的一些材料也许可以用其它类似的便宜货来代替一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坚实木比较贵,那么就用燕山的老杨木,这种树木在北方多的是,就地砍伐运输成本就不高。
当然,相比坚木,它的支撑度要差了许多,在矿道那种时常渗水的地方,这种杨木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泡得发软烂掉。
几年之后,这座开滦煤矿的主人会是谁?还会是我雷震吗?
当然不是了。对于自己的实力有清醒认识的他当然不会这么天真的认为,现在,他只不过是借着八国联军进攻京津的战乱时期借占了这里,一旦战事结束,不管是清政府一方,还是联军一方,都会把注意力转到经济方面。
而到那时,开滦煤矿这块肥肉可就有许多大人物来抢了,相比那些跺一跺脚就能震动半个中国的显赫人物,雷震可不认为现在的他有继续霸占煤矿的本事。
所以,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管理者,他拥有的只是短暂的时间段,而以后,这里的一切不归他来管。
在这一前提下,用杨木来代替坚实木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雷震在作出这一决定时,暗暗的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
但同时,他又感到了阵阵的不安,万一以后因杨木腐烂发生渗水事故,这矿工的生命无疑会受到严重威胁,到时的责任虽说不会由他来负,但真到了那时,他的良心何安?
煤矿扩建千头万绪,雷震与周学熙埋首商讨了大半夜,方始把扩建的细节逐一敲定,经过节约的不能再节约的计算,好不容易雷震又从总预算为二十万两银子的煤矿扩建计划中给省出了将近三万两的白银,这点钱随即又被虎视耽耽在一旁的董甫和给一口吞了下去。
煤矿总算还有现成的,投入进去立时就会有收益,而机器局则完全是一穷二白,现在雷震可除了董甫和他们一票人外,什么都没有。
“雷爷,要重建机器局的钢铁厂、兵工厂、火药厂,就必须先采购机器,我想过几天到美国西海岸一趟,看看那里有没有旧的机床挑选――。”银子初步有了着落,董甫和便对着正揉着脑门的雷震说道。
董甫和想去美国一趟,这倒是一个提前打点基础的好主意,相比落后的中国,美国人的家底可要丰厚得多,要是真的能弄回一些那边淘汰但在中国却有巨大市场的好东西,也许会对将来的发展有相当的臂助。
想到这里,雷震站起,拍了拍董甫和的肩膀轻声说道:“好吧,甫和,你想回美国一趟我很赞成,不过,这次你去目的可不仅仅是购买机器局旧机床这一件事,还有你要多多留意美国人有什么紧俏的需求,看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反过来赚一把洋人的钱,要是你真能有什么发现的话,这一趟就算没白去?”
“雷爷,你说赚洋人的钱,这可能吗?我们太穷了,也太落后了。”董甫和迟疑着说道,神情很不自信。
“穷怕什么,落后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就象现在的朝廷一样,在认识到落后后,居然还无动于衷的以天王老子自居,这才是最可悲的。所以,你这一次去美国绝不是悠闲的旅游,而是一次负有使命的远航,甫和,希望你回来的时候,能带给我一个惊喜,也带给国人一个惊喜!”雷震的声音越说越高昂,到最后一句时几乎是从喉间迸锵出来一般。
这是他沉积在胸中许久的肺腑之言!
今天,当着董甫和、周学熙的面,终于一舒而快。
第二十六节 守财奴不好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