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就相形见绌,大大不如了。随着蒙古人入主中原,统治疆域不断扩大,各种内政问题也随之层出不穷,战场上那一套残酷屠城,血腥杀戮显然不再适合,耶律楚材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点。
正是有了他的多项政治主张与创举,蒙古人才得以由落后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向当时先进的封建农业文明转变。
耶律楚材经受成吉思汗,窝阔台两代重用,他主张效仿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注重保护农业,实行封建赋税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对屠杀生命,保护百姓生命;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种种政绩功绩,实是不胜枚举,其“治天下匠”的美誉,也是名至实归。
当然啦,乐凭栏现在可不敢说出自己的小心思,那样非得笑掉所有人的大牙不可。
他是谁?
如今只是个无权无势,无名无望的布衣草根而已;度点金,充其量也就是个少年组散打冠军,还是民间的,自吹自封的那一类型。
耶律楚材呢?
蒙古大丞相,级别不用说,相当于现代的一国总理,哇咔咔,两者对比,实是天壤云泥之别。
乐凭栏只想先混个脸熟儿,增加一些好印象,待到耶律大丞相倒霉了,再趁机图谋拉拢。
所谓胜极而衰,物极必反,耶律楚材尽管才望两得,位高权重,现在却过的很不如意。原因是窝阔台死后,由他儿子贵由继位。贵由糊涂酗酒,只做了三年大汉便短命而死。此时是贵由的皇后垂帘听政。
皇后信任群小,排挤先朝的大臣大将,以致朝政混乱不堪。耶律楚材是三朝元老,又是开国功臣,每每犯颜直谏,试图拨乱反正。
如此就惹恼了皇后,加上一些蒙古的大臣贵族们也嫉妒于他,时常在背后恶语中伤,耶律楚材迅速失宠。他思及如此下去,自己一家上下百余口性命直是危如累卵,故而上了一道奏本,说河南地方不靖,须派大臣宣抚,然后自请前来就是这样,老家伙借机跑了出来避祸。
他身在官场,实是身不由己。如是退让,自请外放,实算是足够老成,精明的了。
乐凭栏则是旁观者清:耶律老先生啊,命中注定的事儿,想要避祸求生,你躲避得了吗?
相当于一国总理又怎样?落破下岗了,自然墙倒众人推,关键时刻,还是要有一副好身板儿!
第040章 散打王,大丞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