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四节 糜家(一)[1/2页]

乱臣贼子 嘿嘿很无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夜到了尽头,唤醒了淡雾笼罩下的破晓熹微,天灰蓝,东面的太白星仍烁着模糊光亮,时不时,有脚步和口令声从屯口处传来,李臣有心事,到后半夜便醒了,爬起来歪斜在床几旁,睁着眼望着帐篷顶。
      他仍然想着替自个,替几兄弟谋划前程大业的事。
      虽在贝丘城闹了场,和田楷僵了脸,刘备明事理,讲堂皇点为一损皆损一荣皆荣,说粗俗些大伙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真内讧起来,倒让敌人白拣了便宜。
      所以返回水城屯后,仔细检查了各垛口的兵力,确保再无疏漏。
      不过这青州终究是待不下去了,上司难伺候,袁绍虎视眈眈,公孙蓟侯又被堵在幽燕之地,鞭长莫及,兄长的确受了天老爷的眷顾,恰时去了徐州,否则继续困守着平原国,疲于应付此时风头无双的袁家,也就闯荡不出日后的赫赫威名了。
      但将这天命时机,稍稍提前点,会不会更好?
      此事李臣琢磨了很长一段时日了,越想越觉得可行,另个时空轨迹,曹孟德的老爹枉死在陶谦部将之手,整个徐州被复仇而来的曹操打得千疮百孔,生灵涂炭,“鸡犬亦尽,泗水为之不流,墟邑无复行人”,真真凄惨可恨。
      假如扭转这意外,至少可以让曹操伐徐的心思缓上一缓,毕竟那黑矮子也不富裕,州内缺粮多黄巾,又正死盯着长安的局势。
      再事先多拜拜码头,比如南阳的袁术,表达出善意,虽然乱世盟约脆如纸,但能争取出充裕时间,拉拢地方豪强。多种两年田,再图发展。
      李臣结识糜竺时,很是打听了徐州的情况,州牧陶谦老了,瞅着今年便六十出头。难有几年活头,他想保儿孙命,必然会寻着义士豪杰相托付。
      当然,也不能直接投奔,毕竟别人恭恭敬敬请你去救命,和自个主动热脸贴冷屁股,效果大不相同。
      还得找个由头,让那陶谦求着刘大哥来。
      “看来我得先去次徐州,糜家那层关系不能断。”李臣揉着眉宇间的褶皱,“得有魄力。把事弄得周全,让咱兄弟安安稳稳得享个肥得冒油水的基业。”
      不等到天亮,他就急匆匆地寻了兄长,摊开来说,当然,那些关乎历史的事还是憋在心里,只是说应远离公孙袁绍的混战,别把身家性命都耗进去。
      “徐州?”
      “徐州。”
      刘备没睡醒,脑子一时反应不过来,“青州是非之地。平原国又小,难有前景,为兄确有离开之意,但我和那陶恭祖素不相识,哪能随意相投?”
      “且不急此时便去,”李臣胸有成足。“我为兄长先去周旋一二,结个善缘,准备妥当,待时运一至,正好动身。”
      淡如纱地云霭被湿润的风吹拂。在碧空懒散地改变着模样,时而圆滚时而露出尖角,白花花的波浪簇拥不息,一大群海鸟追逐着浪花,盘集低飞,昔日始皇帝观海立碑石的朐界山,于海天交际处隐约透出灰色的影子。
      海面平坦。视野宽广。瞧着挺近,还得再行上一个时辰。才能抵达东海朐县地港
      一

第三十四节 糜家(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