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节 北海(一)[2/2页]

乱臣贼子 嘿嘿很无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我就是随便说说。”李臣抱屈。
      “让你乱讲话。”雉娘笑得眼都眯起来了,弯弯的如月牙潭子,今时不同往昔,沟子村时,做菜熬粥一点油花都得斟酌着点,现在不必操劳,这小妇人长得越发亮丽了,昔日缺营养有些发黄的头发黝黑起来,盘着马髻,饰着簪花,缕缕青丝坠在肩侧,肌肤也不再瘦巴巴的,泛着丰润的光泽。
      有时候李臣还暗想,“大哥莫不是审美有些问题?”他知道兄嫂间颇有些冷淡隔膜,但终究是人家的私房事,不好插嘴。
      “还不快去。”崔婶提着掸子作势要打,李臣苦笑,无奈地到院落中,向祖宗告饶了一番,才回屋坐下,老婶子又开始说道起来,“臣儿,上回就说过了,如你这岁数,换了别家,娃娃都快总角了,你也没个家人亲眷,独根支苗的,不替李家延香火怎么成?”
      “干娘,饶了我吧。”李臣脸皱了起来,每次说到这话题,老人不唠叨个小半时辰绝不罢休。
      他狠狠瞪了雉娘一眼,这婆娘也没个嫂子样,趴那又笑了起来。
      等麻黄的纸钱,白白的帛钱堆了一筐,商量好待时节当日,乘车携眷,去城外对着家乡的方向焚香散钱后,崔婶有些疲了,小媳妇儿搀着她回房歇息,也不知这对老小嘀咕了什么,没多久,雉娘转了回来,挡着李臣不让他走。
      “可得交待清楚,到底想相个怎样的媳妇。”
      “婶子让你问的吧?”
      “别管谁问,总不能像堂叔那般,三十多岁才娶亲吧?”这话是诚心的,雉娘也觉得怪人是到时候成家了,虽然有些不舍,想他要是有了婆娘,就很难像如今这般,总能抽出闲暇陪自个说说话解解闷,但作为嫂子的责任感,很快压倒了心底的微微涟漪。
      “县衙王差役家的闺女挺不错,上次随爹来过府上,嫂子看了,清清秀秀的。”
      “喂,王家的姑娘,好像还是个小丫头吧。”
      “不小了,嫂子也是十四岁出嫁的。”雉娘不悦,“你这人,人怪心眼也挑剔。”
      她看着李臣,眼眸是温润的,嘴角绽着抹浅浅的笑,“是想要个能持家的勤快女人,还是寻个知书达礼的闺秀?总得有个道道吧,嫂子也好帮你去找。”
      也不知为何,李臣听着这话,瞅着她眸子里温温的光,鬼上身似地,张口就道,“找,也得找个如嫂子这般的。”
      “乱……乱讲话!”
      雉娘从脸到脖子根,都是一片红,手足无措。
      ※※※
      “狗日的,骚情了么?”也不顾天还有些阴冷,李臣打着赤膊,从天井掬了桶水,披头盖脑的淋个了通透。
      天作证,他对雉娘可从来没有过歪念想,一贯是当成妹子亲人般看待。
      怎地刚才的情况,颇有几分叔叔戏大嫂的架势?
      “春天到了,阳气憋不住乱窜,”他总结,“莫非,我是时候找个婆娘了?”
      还没等他琢磨透,简雍急匆匆地赶了过来,见李臣光个上身,正龇牙喊冷,便问,“佐之,为何沐浴也不让下人烧些热水?”
      “凉快,”李臣有些尴尬,转移话题,“宪和,清明时,咱们一道去顺便踏青,赏赏桃花,再晚些就要谢了。”
      “你可悠闲。”简雍失笑道,“又有流民从外郡过来了。”
      平原国太平,青州各处的难民都纷纷朝这里涌,李臣没在意,“还是按惯例,县上出米粮,稳他们的心,然后安排入户籍,分地垦荒,再抽选青壮入军。”
      “说得容易,”简雍摊手,“离冬麦收割还有两个多月,主公出军又带走了大批囤积,现在库房缺粮了,这趟能应付,如再有流民来,养不活,可不是逼着他们作乱投黄巾么?”
      ※※※
      s:晚上还有一更。

第二十一节 北海(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