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担心什么?”
赵晓强看了看其他人,想了想,对楚杨说:“在咱们这里,最讨厌的就是有管教背景的家伙,因为这种人往往都是奸细!”
楚杨有些惊讶:“奸细?”
李铁用力一点头:“没错!遇到屁大个事儿,也跑去汇报,这种人最讨厌了……”
李铁说完,似乎意识到楚杨也是这样的身份,多少有些尴尬,楚杨倒是没有在意,挥了挥手,一屁股坐在床上,把姐姐楚玲儿给他带的食物掏出来分给众人,房间里一时热闹起来,几个人纷纷抢夺食物。
楚杨笑着说:“你们也不必担心我跟刘所的关系,我也没有当奸细的兴趣,再说了,你们还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怎么说咱们也不过是一群小屁孩子,政府要是想整咱们,还需要奸细?我看哪,都是你们自己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罢了。”
李铁等人听了楚杨的话,互相看了看,觉得这话似乎也很有道理。
赵晓强一边吃桔子,一边点头回答道:“老大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我们院长教给我的,小心无大错啊,总之不让其他人知道你和刘所的关系,就什么问题也没有。”
众人纷纷应和,楚杨也认可了赵晓强的说法。
“哎,我对你们几个还不了解呢,咱们是不是边吃东西,边聊聊自己的事儿啊?”
众人赞同。
“我先说吧,我一个人说代表俩人,你们说是吧?”
王海第一个跳了起来,楚杨笑着点点头,王海便开始介绍起自己兄弟的身世。
这一晚上,楚杨的心情,跟着他们的介绍,跌宕起伏的经历了一番不同的人生中度过了。
首先是王海兄弟,他们俩本不是春城人,两兄弟出生在江城,那里也是j省的第二大城市,后来父母离异,两人才跟着父亲来到了春城,没想到父亲准备另娶老婆的时候,人家女方不同意带上他们哥俩,他父亲更是混蛋,居然把哥俩留在了老房子里,自己去跟老婆快活了,平时想起来,就跑去看看他们,然后给几个钱了事,想不起来的话,半年都不路面。后来王海和王洋一商量,哥俩找人把老房子给卖了,然后拿着钱准备去江城找母亲,可到了江城发现母亲也已经成家,而且继父完全没有留下他们兄弟的打算,哥俩一生气,躲在暗处把继父给袭击了一顿,由于动手的时候没有分寸,所以给继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还好继父没有深究他们的责任,也因此两人被关到了春城的少管所里,还有一年两人就刑满了。
而李铁则是因为父母早亡,他是跟着爷爷一起长大的,爷爷是个老好人,对任何人都非常的温和,但也非常的胆小怕事,邻居住着一对工人夫妇,因为要修院墙,看到李铁家一老一小,以为好欺负,便把院墙朝李铁家这边多修了两米,结果搞的李铁家连出门都困难,李铁的爷爷跑去找那家人评理,没想到喝了酒的男主人一巴掌把李铁的爷爷打了一个跟头,老爷子本来就有高血压,这一个跟头就把他送进了医院,李铁气不过,也去找他家评理,结果被那家人的几个亲戚给打了一顿,好心的邻居带着李铁去报告派出所,没想到那家男主人的表哥就是派出所的所长,报案一点儿作用没起,李铁不忿他们欺负人,带着一把菜刀冲到那家,二话不说就把男主人给砍了,要不是他家里正在请客,几个客人出来帮忙抓住了李铁,说不定李铁能把那个男人当场杀了,法院鉴于李铁的年龄加上动机理由,并没有对李铁重判,只是教养三年,所以,他会比楚杨先一步离开少管所,差不多和王海和王洋同时出去。
四个人里,只有赵晓强的刑期最长,四年的刑期,本来教养最多三年,但是赵晓强的行为过于恶劣,所以追加了一年,说起赵晓强,他的身世跟楚杨差不多,一出生就被家人给扔到了街上,但他没有楚杨幸运,遇到了胡琳和楚玲儿,赵晓强被人送到了附近的孤儿院,他也是在那里长大的,在孤儿院里,他有个比较要好的小妹妹,同样是孤儿,两人相互照顾,相互关心,渐渐的结下了很深的亲情,后来女孩儿渐渐长大的时候,出落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很幸运的被一家人收养了,赵晓强很是为这个妹妹高兴,因为听说那家人的条件非常不错,还是个干部家庭,所以,孤儿院里的孩子们都很羡慕小姑娘。
可没想到的是,去了不到半年,小姑娘居然落水身亡了,当时赵晓强非常的悲痛,大哭了几场,觉得这是老天不公,天妒红颜,过早的收走了小姑娘的生命。
但是后来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院长的酒后胡言,喝醉了的院长大骂那家人不是东西,居然连一个小孩子都不放过,身为养父的家伙,喝完酒后兽性大发,生生强奸了小姑娘,赵晓强这个妹妹是个非常烈的性子,受侮辱后,居然找个机会逃出了家门,但是她毕竟是个孩子,在逃走过程中,被人发现,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小姑娘毅然投水自尽。
了解到情况的赵晓强怒火燃烧,但他没有冲动,而是暗暗的寻找机会,首先是找到那家的地址,接着记录一家人的生活习惯,然后通过各种手段,答应这家人的情况,等一切都有了充分的了解,赵晓强制定了一个计划。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赵晓强用汽油点燃了那家的房子,结果,因为邻居起夜发现了火光,仅仅烧毁了那家的房子和财产,但是把男主人烧成了残废,这个结果赵晓强也算能够接受。被抓捕之后,如果不是因为赵晓强年龄太小,估计很有可能被判个十年有期徒刑。他已经服刑一年,差不多可以和楚杨一起走出少管所。
四个人的身世让楚杨无限的感慨,在中国,生活在底层的小老百姓,真是够苦的,有时候还要受人欺凌,如果你不愿意被人欺压,唯一的路就是拼命,而拼命的最后结果,往往是小老百姓吃亏,所以,大多数人宁愿忍气吞声,也不愿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斗。
楚杨想,既然他们几个认识了自己,将来自己也许能帮助他们改变命运也说不定。并且也会成为他最有力的帮手,这可是一个战壕里混过的交情啊,何况自己还是他们实际上的师傅,可靠性应该比其他人高很多吧?看来,这几个便宜徒弟还真是收对了。
第十一章 :关于生活(修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