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卷 第221章 所罗门的赌约[1/2页]

国际银行家 和佛祖一起打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英国和美联储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但看的出来是一回事,能不能从中获利,却又是另外一回事。[3Z中文。3z]
      正所谓成也英雄,败也英雄。国际金融投机市场,向来是成就大业之地,索罗斯等类,莫不出自于此。然而,国际金融投机市场,同样也是众多金融枭雄葬身之处。
      1995年,日本经济呈现复苏势头,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也就是日经指数之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进大量期货合同,希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
      然而,突发的日本阪神地震,打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巴林银行因此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这几乎是巴林银行当时的所有资产。
      1995年2月26日,巴林银行遭最终无力继续经营而宣布被秦少游控股。
      巴林银行集团破产的消息震动了国际金融市场,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英镑汇率急剧下跌,对马克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巴林银行集团曾是英国伦敦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业银行集团,专长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它的破产拍卖对于欧美金融业的隐性影响不可估量,堪称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败地经典案例。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对铜等基本金属的需求殷切。从事铜贸易的住友商社在LE期铜交易上,也有很大影响力,其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控制着全球铜交易量地5。然而。正是这个充满自信的首席交易员,在1996年的短短34个交易日里,亏损了4亿美元。
      当时,日本经济正走向衰退,对基本金属的需求明显放缓,而此时滨中泰男手中,却持有大量多头头寸。于是,他拉高现货价格。从而带动期价,对空头形成挤压,希望逼迫空头止损离场,来达到令自己全身而退的目的。
      索罗斯在深刻洞察了供需的基本面之后,联合了秦少游、一家欧洲的大型基金及加拿大地矿业大王猛烈抛空,与住友展开了一场多空大战。
      在之后的34个交易日,LE铜的价格由2712美元,跌到1740美元。住友商社亏损26亿美元,并因此后的恐慌导致抛盘,损失进一步扩大到40亿美元。当时,受住友三井银行事件影响倒闭的公司不计其数。最终。三井住友被山口惠子收购。
      1992年,德国G集团子公司GR,与客户签订了一份10年的远期供油合同,承诺在未来10年内,以高于当时市价的固定价格,定期给客户提供1.6亿桶石油。为规避风险,GR买进了大量的短期原油期货。
      但是。自1993年6月。短短半年,油价迅速从每桶19美元。跌至15美元,GR面临庞大地保证金追缴。母公司G及时撤换分公司高层并且平仓。尽管如此。仍造成了10亿美元的损失。G宣告破产,被德意志财团收购。
      1995年9月,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员工井口俊英,账外买卖美国联邦债券,造成1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事件曝光。为掩盖这笔巨额亏损,井口俊英在11年内,伪造了3万多笔交易记录。
      为隐藏交易,井口长期卖出客户所托管的证券来填补亏损。这种行为在长达11年地时间里,并未被公司及客户发现。199年,井口终于没有办法继续隐瞒造成的亏损,于是向有关部门自首,事件终于被披露。
      该事件导致美日政府关系紧张,因为日本在知悉此事后六周之后,才通知美联储。于是美政府采取严厉措施,下令大和银行停止一切在美国的经营业务。大和银行被迫放弃美国这个重要的战略中心。最后,大和银行被秦少游趁势收购。
      这样投机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伴随着金融衍生工具成倍放大的投资回报率的是同样成倍放大地投资风险,这是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地杠杆特性。
      现如今,英国和美国之间的交恶,明显就是一次资本市场实力地洗牌预兆。除了极少数的金融巨头之外,大部分投机基金都已经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实在是怕了,赚钱固然要紧,但如果把自己整个搭进去就实在不合算了。
      与此同时,罗斯柴尔德家族。
      阿道夫地智囊汉克对阿道夫报告道:“族长,目前国际上几大投资银行都已经开始卖空美国债

第九卷 第221章 所罗门的赌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