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二章穿越者的金手指终将落寞[2/2页]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也就是绕同一中心天体的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a3)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t2)的比值都相等。”
      “所以只要通过观测太白凌日得到了太白星的视直径,并且知道太白星的公转周期,则太阳视差可以很容易地由宇宙谐和定律推算出来,从而计算日地距离。”
      赵桓大脑直接宕机,什么?什么?这都是什么?
      “你慢点,重新在说一遍!”
      “遵令。简单来说,就是是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停!停!停!”
      赵桓看着徐岳嘴巴一张一合,明明说的每个字自己都认识,可怎么所有字连到一起就成了天书呢?
      腓特烈更是直接呆滞了,他们……在说天堂的文字吗?
      苏黛笑着向前,说道:“这是天文学院最新发现的定律,有这个定律为基础,解决西门之问已经有了曙光。天文学院、数算学院都在争分夺秒,意图夺下这个荣誉桂冠。”
      赵桓是个文科生,如果他是个理科生,就能立即知道,徐岳说的正是开普勒第三定律。
      这个定律是1576年,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资助下开普勒开始研究的。
      丹麦,那可是被维京海盗统治的地区,1576年的文明水准别说领先大宋四百年,落后如今大宋四百年都有可能。
      毕竟直到1600年,欧洲支持日心说的学者布鲁诺还被宗教裁判所认定为异端,送上了火刑柱。
      显然大宋如今的天文体系学术,远远超出了欧洲五百年后的水准,五百年这个数字在双方文明的差距中属于一个中间值,不算特别大。东方文明领先西方五百年是个常态。
      但这个水准,已经远远超出了赵桓能够理解的极限。
      赵桓看向苏黛,问道:“你听得懂?”
      苏黛点头,说道:“这在最新的学术中,不算特别复杂的。基本上去太学数学院学习一段时间,都能理解。”
      闻言,赵桓心情复杂,既有落寞,更有欣慰。
      落寞的是,对如今的大宋,赵桓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指点的了。
      作为穿越者的金手指,他已经无处可用,学术发展的最前沿,已经超过了他的全部知识储备。最新的学术,已经到了他看不懂的程度,之后的发展只能靠大宋学者们自己了。
      但欣慰的是,这一切预示着,学术已经有了高度的水准,已经足以推动工业化文明发展。
      距离把大宋推进工业文明,已经为时不远了,赵桓可以确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大宋进入工业时代。
      这一幕让赵桓都满心的震撼,腓特烈更是被震撼到无法思考。
      他的大脑里,如今全是徐岳从容自信,侃侃而谈的一幕幕。
      是苏黛嘴角含笑,优雅介绍整个世界的画面。
      东方已经把这个世界研究透彻,把日月星辰清晰的展现在了手中。
      而西方却还在对着日月顶礼膜拜,双方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第八十二章穿越者的金手指终将落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