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少年赤子之心最是难得,适逢朝中正是用人之际,旁人的门生他用得不放心,可自己的门生多是中庸之辈。
      “我府中不缺仆人,我身旁不缺小厮,你若执意进府,待如何?”
      卓一帆闻言,当即叩头拜谢道:“大人学识深厚,书本万千。书中点墨不蒙尘,书外还需扫尘埃。”
      “小子卓一帆原为大人打扫书房尘埃。”
      “哈哈哈”
      “好。”沈旭大笑,伸手将卓一帆扶起来。
      昌顺二十五年冬月十一,卓一帆正式入了沈府。
      昌顺二十六年春,沈旭小考卓一帆,见他有过目不忘之本领,且本性淳厚,外圆内方,大为喜爱,收为嫡传弟子,赐字:顺之。
      就在沈旭将卓一帆收为嫡传弟子后的第三天,外出上朝的沈旭带回了伤痕累累的张金辰。
      三日后,张金辰勉强能下床了。
      张金辰强撑着去给沈旭请安,谢过沈旭的救命之恩。
      沈旭见他才思敏捷,颇有见闻,觉得救了他也算是一件好事。
      于是晚膳时,沈旭便跟卓一帆提起张金辰道:“我让人去查过了,小小年纪便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只因家里遭了难,成了孤儿,这才耽误了。”
      “要不要为师也收了他,与你一起做个伴?”
      卓一帆握着筷子的手微微收紧,面上却丝毫不显。
      只见他微微勾了勾唇,善意地调侃道:“老师爱惜人才,却说是与我作伴?”
      “我若是不同意,老师岂不恼我?”
      “罢了罢了,横竖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顺之读忠义之书,忠忠义之事,自然是事事皆以老师为先。”
      沈旭面上古板,私下却是极爱这种和悦的调侃。
      只见他用筷子敲了敲卓一帆,然后快意道:“如此甚好。”
      静姝和静仪捂着嘴笑,忽然觉得沈家一下子热闹起来。
      张金辰正式拜师沈旭了,可因为有了卓一帆在前,张金辰便显得毫不起眼。
      昌顺二十八年春,沈旭被钦点为太子少傅,成为东宫谋臣。
      同年,卓一帆下场,一举拿下解元。
      昌顺二十九年春,卓一帆年仅十九岁,连中三元后,被昌顺帝钦点为状元郎,而与他一同下场的张金辰则只夺得了二甲第六名。
      有了卓一帆这熠熠发光的弟子,沈旭虽然重视张金辰,却并未将他看做是自己唯一的传承人。
      相反,事事以他为先,以沈府为先,不为名利所负累的卓一帆到真正成了沈旭心目中最佳的接班人。
      甚至于,他还想让卓一帆入赘沈家,为沈家支应门庭。
      可女儿还小,又因为卓一帆太过耀眼,因此他便没有明着说出此事。
      张金辰与卓一帆入朝为官后,渐渐显露端倪。
      他无法接受卓一帆事事都压在他的头上,于是他便私下投靠了楚王。
      这件事被沈旭知道以后,痛斥张金辰。
      张金辰以为是卓一帆告密的,前来找卓一帆对峙,结果卓一帆反过来提醒他道:“楚王可比你聪明太多了。”
      张金辰顿时惊住,片刻后拂袖离去。
      沈旭得知此事时,长叹一声,知道张金辰心思狭隘,不是良善之辈。

第69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