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章 写得好[2/2页]

红楼,我成了宁府玄孙贾蔷 签歌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毕竟他们没有真正为官过,没有经验,写的东西都太空泛了。
      没有谁都像诸葛亮那些人一样,在野时就有那样大的格局。
      纸上谈兵的理想主义者恐怕更多。
      真为官之后恐怕就会觉得自己年轻时候的理念太幼稚空泛。
      这样的题目要言之有物能出彩,难度较大。
      贾蔷则是更加开心了,凭着后世的见识,提出几条治国之策,让皇帝满意不是太难的事。
      就算自己写的不行,还能有别人的呢。
      像著名的曾国藩左宗棠,拿出些理论来,也不会太离经叛道,能够结合目前的时代。
      琢磨了一下,开始动笔起来。
      “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知一句便行一句。坚持二者并进,则便会达到下学便上达的目的,才能始于修身,格物致知、诚心正意,而终于治世,获得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效。读书立志,须以困勉立功,志大人之学。凡有裨于国计民生,无不尽心经蒙田,实力兴办。......”
      很快写满了整个卷面。
      无外乎,强军,富民,修身,齐家。
      其中融汇了后世近代伟人一些见解,曾国藩左宗棠等名人,集各家所长,拼拼凑凑的写下了一篇文。
      字迹工整,稍微带点飘逸,行书。
      勉强没有超出这个时代太多。
      超出十步,无妨。超出百步,甚至数里,恐怕就会被人当成异类。
      无非就是从军,农,商,工,教育,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下。不空泛,什么见解,怎么处理,写了很多的法子。
      写完之后,好好的核对着,看看里头有没有什么犯忌讳,超出寻常的地方。
      看了一遍,没有找到什么错处,才放心下来。
      这一篇策论,自己是相当的满意。
      毕竟融汇了这么多伟人的,得不出成绩不正常了。
      陆陆续续的开始有人完成了。
      待到最后所有人都完成了。
      把所有的卷子都收集了下来。
      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
      不过照道理,他们这些人最低的都是同进士出身,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进士及第只有三人,进士出身几十人。剩下的三百人的身份都是同进士出身。
      除非是这次考试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二甲进士出身的能多一点。
      所有人都离开了皇宫,瞬间松了口气。
      皇帝抽着几份看了看。
      这些都是要过自己手的,名次也是由皇帝亲自排。
      最后的成绩结果大概两天后能出来。
      下头的这些人,皇帝能认识的很少。
      最熟悉的当属贾蔷。
      谭春风也有些熟悉,他父亲是户部侍郎,天天上朝的,有着这么个儿子皇帝多少知道点。
      至于其他的就没几个认识的了。
      随意看了几份卷子。
      都是中规中矩的,没有太大亮眼的地方。
      这个题目,恐怕一般人也不敢瞎写。
      宁愿中庸一点也不愿出错。
      看了几份之后,特意又找到了贾蔷的卷子。
      先是看到这个字迹就觉得赏心悦目,不说别的,单单这字就能领先了所有人。
      继续看内容,“好,写得好,必是国之栋梁。”

第一百六十章 写得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