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
自古富庶出江南,后来慢慢变成江浙,自唐后人口南移之后,江南一代便逐渐富庶了起来。
而与江南一江之隔的江北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北有黄河夺淮之灾,东有海水倒灌之祸,大片的良田成为湖泊,靠海的田地变成盐碱地,哪怕拥有类似江南的气候与广阔平原,江北还是迟迟发展不起来,丰年还好灾年是真的惨。
这一切的改变出现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在兔子的带领下修建水利,水洗良田,加上工商业辅助,江北方才兴盛。
不仅是江北,长江下游一代也是如此,后世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在今天也就这样。
“江北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没有看到青壮?”朱允?撞唤獾奈实馈
江北跑到南京避难可以理解。
毕竟两地很近。
不仅江北,洪武年间,安徽,江西,河南,山东等地遭灾有能力的也都往南京跑
跑南京不是因脚力,因距离,更大的原因是南京为天子脚下,活命的机会多。
一如明中晚期百姓就往北京跑一样,人们对于首都多少有别样的期望。
“有些被大户收了,有些被你爷爷安排成为军户,可惜人真的太多了!”
大明的生产力放在那。
随着元朝百年时间,基础设施的崩溃,天灾根本别想挡住,有土地也只是有一线生机,想要将百姓安抚下来,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防范天灾的能力真的太差,史无仅有的差,也就朱元璋坐镇中央,一点点将事情扭转过来,换做其他皇帝未必能一波波扛下来。
“琼海执政两年,想来和几位先生学习了不少,咱若是将这些难民交给你,你有能力让这些百姓活过这个冬天吗?”朱元璋转头看向朱允?住
“这要看爷爷能给我允?琢耸裁矗
朱允?撞幌朐诶现烀媲肮?直硐郑??吹秸獬【埃?喽杂诶现於宰约旱牟虏猓???M?庑┤四芑钕吕础
“要什么都有,还要你干什么?老汤你把事情和三儿说说!”朱元璋笑道。
赈灾就是给粮给米,让人吃饱等到灾荒结束,重新安排回乡就是,有着充足的物资谁都可以办!
这看不出半点水平。
如今的难点,在于大明政府拿不出什么粮食,秋收是结束了可摊子大啊,加上汶河决堤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眼下大明中央政府真的拿不出什么东西。
汤和笑了笑,将自己知道的内容告诉朱允?祝?队裨蛟谝慌圆钩洹
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不够,朱允?滋嵝蚜算牒拥氖拢?竺饕灿凶急覆豢赡苷婢团梢桓鲋煸?沙鋈ゾ徒崃恕
为应付汶河之事,去岁的存粮大量送往山东,可在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个谁也没料到的情况。
没考虑到江北,江北的百姓不知道北上可以活命,一窝蜂的跑到了南京。
若不是秋粮顶上可能已经死人,为了这件事老朱百般周转,江北各地设立了拦截官,将人安排去山东,可惜效果不是很好。
目前有统计的江北灾民大概有三万四千多人,但南京户部能拿出来存粮只有两万多石,按照一日二济,一济一粥的情况根本支撑不了太久。
加之寒冬将至,米粥只是一部分,还需御寒的东西,这些户部都难以拿出来。
&nbs
第149章 期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