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辈。
      既然杨文说问题,那就肯定没问题。
      “哦!那个房子是一直空着,你要开作坊,那里是个不错的地方。至于要找篾匠师傅,我可以帮着找找,你要几个?”
      杨文高兴地说:“6个!手艺要好。”
      。。。。。。
      吃晚饭的时候,杨武没有回家,两兄弟一人一杯白酒,就着花生米喝。
      杨武一粒花生米入口,发出“嗄嗤—嗄嗤—”的声音。
      “哥,我今天去找了几个以前一起做学徒的,他们现在的手艺已经很好了。”
      “怎么样?他们愿意过来吗?”
      “只有一个愿意。”
      对于杨武的回答,杨文始料未及。
      “一个?为什么?他们。。。是有什么顾虑吗?”
      “不知道。”
      “为什么都不愿意来呢?”杨文百思不得其解。
      翌日,杨金山给杨文送笋干。
      郑红梅在一边过称,挑拣,两个男人坐在旁边喝茶聊天。
      杨金山看了一眼正在编簸箕的杨武,说道:“阿武这手艺可以呀!果然是杨老六的儿子。”
      杨武应了一声:“叔来了。”
      随后又埋在他的竹编世界里。
      杨文本想着去杨金山家里一趟,问问篾匠的事,正巧后者就来了,他也不拐弯抹角,开口就问。
      “叔,上次跟您说的找篾匠的事,怎么样了?”
      “我找了几个相熟的篾匠,有一个老家伙已经答应我过来帮忙了。”
      “真的?太好了,还是叔人缘好。”
      “行了,你小子就不要给我拍马屁了!”
      二人正说着呢,身后的郑红梅传来一声。
      “叔!一起三斤!老笋一斤,嫩笋二斤!”
      杨金山是个实诚人,他来之前,老婆张春花是早就把笋干过好称拿来的,老笋一斤三两,嫩笋一斤五两,嫩笋比老笋收的更贵,所以张春花让他记住了斤两再拿过来的。
      与郑红梅说的份量对不上,当即就喊了出来。
      “哎,怎么有这么多?你婶称过了,老笋一斤三两,嫩笋一斤五两,一起才二斤八两!你不要称错了哦!”
      郑红梅含笑说道:“不会的,叔。我都称了这么久的笋还能称错吗?”
      杨金山也不傻,听对方如此说,便也不争辩了,只是笑着说:“下次称准一点,不行这样了。”
      杨文在一旁笑道:“叔,咱都合作这么久了,一点半点的斤两,偶尔也要给你凑个整,您就别计较了!”
      杨金山点点头:“大侄子越来越懂事了!”
      “现在篾匠师傅已经找了两个,加上阿武就有三个,离我们预定的6个还差一半。”杨文分析道。
      此时杨金山点着他的旱烟,吹出一口烟雾,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大侄子,要说这村里的篾匠,手艺最好的当数你家老头儿!你不去找你爹说说看?”
      杨家两兄弟同时陷入了沉思。
      说的也是,自己老爹就是村里手艺最好的篾匠,还要托别人到处去找篾匠,这是有些说不过去。
      杨文挠挠头,尴尬地说道:“叔,不瞒您说,上次我去看过我爹,被他骂回来了。”
      “怎么?他还是不相信你?”
      杨文:。。。。。。
      “哎,这个老顽固。”

第30章 租房子找蔑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