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一章 逼商挤资[2/2页]

重生之工业狂潮 滨海观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沪市隧道工程院,以及自家研发投入的费用超过8亿元。
      ......
      罗浩这么一通算下来,有的项目还没算上,投资已经超过170亿了。
      当然这些项目好多是分期实施,投资分几年进行,项目贷款肯定也是随项目进度分期发放。
      比如噶尔穆到西联钢铁的铁路,现在正在建设路基和桥梁,花出去的钱只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
      俩人隔着王庆来这么盘点一下,就当是互吹了。
      陈立东感慨,任命罗浩总经理太正确了。
      自从不再兼任总经理,陈立东几乎没有为钱发过愁。
      领导职责是啥?伟人说过,干好两件事就行,哪两件?出主意、用干部。
      陈立东问罗浩:“这些钱都是借银行的?”
      罗浩说:“大头是集团未分配利润,包括你们几位董事和我们拿管理股这些人留在公司账上的分红,到去年年末总共沉淀了40多个亿,算是借给了集团进行再投资,被计入了负债。
      其它就是银行借款、国债资金,还有东华员工的投资基金了。”
      陈立东看着罗浩有点飘雪的鬓角,作出心疼的样子说:“当总经理不容易吧。要不?我们出售一些资产换点钱。”
      罗浩问:“贷款利率降下来后,偿债压力也不大,我们的盈利能力也不错,银行都愿意借给我们钱。你想出售资产?出售哪些资产?”
      陈立东说:“比如加油站、网吧......”
      罗浩皱了皱眉说:“为啥要卖加油站?听说两桶油在抢加油站,我不准备卖。
      网吧也一样,加油站和网吧的收入都不错,盈利状况都很好,为啥要卖?
      再说了,那是子公司的资产,卖不卖应该由人家决策。”
      陈立东的脸腾一下红了,这是被教训了。
      东华旗下一些公司是股份制企业,理论上哪怕一张纸也大伙的,处置资产不能东华自己说了算。
      就算全资子公司也一样,比如这几年陈立伟为了方便,在赵省和东三省主要交通干线上投资了几十家加油站,这些资产都在东华货运公司的账上;网吧主要是钟冠村那几个,那是东华电子的资产。
      儿子的资产必须由儿子说了算,当爹的隔空操作属于违规,会出大问题的。
      陈立东继续安抚罗浩说:“别太发愁,我国外还有资金可以借过来。”
      “咳!咳!”
      “小陈啊,”中间夹着的王庆来受不了,开始发声:“小陈你是不是忘记自己是蓝市人了啊?”
      “啊?啊!”陈立东装作懵懂地问:“领导咋滴啦?我哪能忘记自己是蓝市人呢?”
      王庆来说:“这咱们得说道说道。你说你们这两年有给蓝市投资吗?小陈你是在蓝市起的步,撒钱也要想着家里啊!”
      陈立东心中大呼玩大了。
      他和罗浩聊投资,没有背着王庆来,是因为这些投资项目,在各地都有备案和公示,并不是啥秘密。
      再有,陈立东相信最远3年内,这些投资都将完成,产业项目都将见到效益,这么大的体量投进去,等于再造一个东华了。
      他和罗浩都有点得意,拳打脚踢下,折腾出这么大的一摊子。
      老话讲的好: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
      东华这么厉害怎么能不给父母官讲一讲?
      结果呢?装B装炸了。
      人家王庆来早憋着劲准备责难这哥俩呢,东华确实忽略了蓝市的投资。
      陈立东的CPU都超频了,也没想出来这两年在蓝市新投资的项目。
      罗浩说:“我们的钢铁厂改进了生产线,开始做轴承钢了。”
      王庆来说:“那是技术改造,不算。”
      罗浩再说:“我们新上了精密铸造,跟彭工合作在搞施工机械。”
      王庆来继续反驳:“别说我不知道,那些施工机械都是你们出技术,顶多是卖电池,生产加工都在彭城。”
      罗浩再次狡辩:“我们不是新上了电池重卡改装厂吗,那也投资了好...好几个亿呢。”
      王庆来手指弹着烟灰,呵呵笑着说:“我也搞企业出身,你们那个改装厂需要投资几个亿?
      那栋车间和起重设备顶多值两千万,别的还有啥?焊枪吗?你跟别人吹吹就算了,我不揭你的底子就是照顾你了。
      好像你们的环保设施不达标,我听说有的汽车厂都是用喷漆房喷漆,你们要是不整改,没准哪天我让人关了它。”
      罗浩讪讪地不说话了。
      陈立东说:“哎呀,王大人。这不是蓝市在您的领导下发展太快了吗?我们也不知道能干点啥了。东华的这点能耐只能在西北、东北那嘎达耍耍。”
      王庆来盯着陈立东问:“电厂你肯定要建吧。”
      “建!”陈立东嘎嘣脆地表态。
      “那再上几个产业项目吧。”

第三百一十一章 逼商挤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