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朱鹤从自己的竹编背篓里取出了一节竹子,竹上散落着些许黑红色的斑点,如花纹一般,看起来颇为美丽。
      朱鹤用手轻轻地摩挲着竹子,见许负和冯捕头都看着自己。
      朱鹤解释道:“这是我师父珍藏了数十年的湘妃竹,他自己都舍不得雕刻。出门时师父便将它交到了我的手上。
      还叮嘱我只有寻得这世间至美之物,方能刻在其上。唉,师父都无从下手,我又怎敢亵渎于它呢。”
      冯捕头闻言却是不以为然地道:“不就是一节竹子吗,有这么珍贵么?”
      “这可不是一般的竹子,这是我师父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于万竿竹海中选出的湘妃竹,它的价值对于我们竹刻的人来说,不亚于稀世珍宝。”
      《阵物志》有云: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
      相传,舜帝至南方巡视与九条残害百姓的恶龙相斗而没,二妃听闻后,伤心欲绝,她们的泪水,滴落在青竹上,竹子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后来才有了这雨泪千行的湘妃竹。
      如此珍贵的竹材,我怎敢将庸俗之物刻于其上,亵渎于它呢。
      我师父常说,想要刻出好的作品,首先要先学好画,做到画入毫微,刻尽神妙,方能运刀如运笔,雕刻出完美的作品来。
      可惜我从小到大学竹刻已有二十多载,仍是无法达到师父所说的境界,师父珍藏了半辈子的湘妃竹,恐怕小生也只能留给后辈子弟了。”
      说罢,朱鹤叹了口气,将湘妃竹藏了起来,然后又取出了另一块湘妃竹,以及刻刀。
      “这块湘妃竹虽然比不上我师父的那块,但也是极其难得的竹材了,许先生,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就让小生将先生的神骏镌刻在这湘妃竹上吧,以作纪念。”
      许负一向都佩服这种独具匠心的手艺人,有一颗虔诚的心,一辈子打磨这门手艺,至死方休。
      “行吧,那得可把我雕刻的好看一些。”
      “先生放心吧,小生虽然未能达到师父说的那种刻尽神妙,运刀如运笔的境界,但雕刻人物,定然不会让先生失望。”
      朱鹤呵呵一笑,拿起刻刀开始在湘妃竹上雕刻了起来。
      当拿起了刻刀,专注于雕刻的朱鹤,气质都为之一变,自动屏蔽掉外界的一切吵杂,手中刻刀不停,时不时的抬头看着许负,然后继续雕刻。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之后,乌篷船已经到了乌华县,快要停船靠岸的时候,朱鹤这才放下刻刀,将雕刻的竹人向着许负递了过来,笑道:“好了,许先生你看看还满意吗。”
      许负看着手中这个小小的竹人,塑的眉目口鼻,无一个不神情飞动,也是颇为惊讶:“几乎以假乱真,没想到你的刀工竟然这般了得,不错。”
      冯捕头也是啧啧称道:“哎呀,没想到你还有这门手艺,真是失敬了。”
      朱鹤被夸的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哪里哪里,你们谬赞了。许先生喜欢就好,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许负笑了笑,“来而不往非礼也,竟然你送我这么一个礼物,那许某也送你一件礼物吧。你可还有其他的竹材?”
      朱鹤闻言,心中一喜,连忙取出师父留给他的那节湘妃竹,“许先生,给。”
      许负摇了摇头:“拿一块普通的竹材就行了,许某不是手艺人,可不敢玷污了这等珍惜材料。”
      “若是先生肯动手,那与湘妃竹便是相得益彰了。”
      许负也不解释,让朱鹤拿出一块普通的竹材,也不用刻刀,右手抬起伸出食指,运起法力,以隶书在竹片上写下‘敕令两字,然后丢给了朱鹤。
      “此竹牌你可带在身上,可预防妖物邪祟袭扰。你是一个手艺人,希望以后你能够不忘初心,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朱鹤激动地将竹牌抓在手心,躬身下拜道:“多谢先生恩赐,先生之言朱鹤一定铭记于心,绝不会忘记作为竹刻手艺之人的初衷。”
      一旁的冯捕头羡慕的不得了,眼巴巴的看着许负,希望高人也给他一块竹牌防身。
      见状许负笑了笑,“冯捕头无需沮丧,许某看你头顶隐隐有官气升腾,并无邪祟侵扰阳气衰弱之相,只要冯捕头恪守本分,必然有平步青云之日。
      况且,身为官府中人,只要身怀正气,一般的邪祟,也是不敢靠近的。”
      冯捕头心中一凛,连忙躬身说道:“是我贪念了,多谢先生教诲。”
      “几位客官,乌华县到了。”这时外面传来船夫的叫声。
      算清了账目,许负三人便向着乌华县而去。
      刚进了城门口,便见一群人如众星捧月的簇拥着一个乞丐招摇过市。
      见状,朱鹤颇为奇怪地问道:“冯捕头,他一个乞丐怎么还有那么多人讨好他,难道这些人都疯了么?”
      冯捕头呵呵一笑:“这人姓侯,人称候爷,这人在乌华县可是大名鼎鼎。”

第2章 湘妃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