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浅一眼,说道:“好!”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冯浅垂眸,唇边露出一丝微不可见的冷意。
仲文太子虽然身为太子,但是境况跟齐朝太子一样,也是地位不牢固,慕容垂还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儿子慕容光,虎视眈眈着太子之位。
仲文太子手里没有兵权,对此十分担忧。此次魏齐两国和谈,他主动提出,就是为了领功,回去压住那帮不服他的大臣武将。所以他需要和齐朝联姻,而且必须要娶齐帝最尊贵受宠的女儿。本来丽妃受宠,新城公主自然就是最尊贵,就成他心中的选择。
他进京城之后,在驿馆住下来,期间曾换上齐朝服饰,在街上行走,查看齐朝风土人物,经过一个算命的摊档,心血来潮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他命格贵不可言,潜龙一个。
仲文太子听完,认为算命算得很准,又问了他以后的命运。算命的说,如果他想要做一番大事,必须要贵人相助。仲文太子问他贵人是谁,算命的看着他摇头叹气道:“那是皇宫里的公主,金尊玉贵,你即将再富贵,也难以娶上公主,真是可惜啊。”
仲文太子付上重金,算命的才透露这位贵人是当今圣上的嫡出公主—安乐公主,说此人命格奇特,贵气十足,有凤凰之命。
仲文太子听得心念一动,只有真龙才能配凤凰,如果娶到了凤凰,不等于自己有机会登上龙位吗?
当然,算命先生的话,他是将信将疑。但是要娶公主,却让他有了新的算量。
北魏因为连年打仗,国库早就空虚了。加上慕容一族篡位,根基不稳,很担心拓跋氏一族反扑,所以他们才会急于跟南齐和谈,只要有十年和平的喘息机会,到时恢复过来,自然就能南下,攻打南齐,一统天下。
出发之前,慕容垂给他划了底线,适当的时候,可以退还当年占领的幽云六州中的建宁、天水两州。为什么这么大方退还,那是因为这两个州发生过疫情,百姓逃难,早就十室九空。北魏本来就人少,无法移民到此地,与其让这两州荒废,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归还齐朝,等齐朝经营好后,再夺回来。
这些算计,极为隐秘,齐帝哪里知道?以为是北魏的诚意,自然心甘情愿地和亲。
两国联姻,这可是大事,北魏这边会送来牛羊马匹作为聘礼,南齐当然要投桃报李,还以丝绸、布匹、种子、茶叶、瓷器等等。
说到底,就是一场交换,各取所需。
仲文太子娶齐帝女儿,齐朝太子之妹,他日齐朝太子登基,这边仲文太子有齐朝势力助力,便能跟手握兵权的慕容光抗衡。
再说,这齐朝公主娶过来,只是侧妃。等他登基,如果群臣反对,他可以废之也可以杀之。
总之,进可攻、退可守。
想到这里,仲文太子眼里露出踌躇满志、得意的光芒,有那么一刻,他心里还在感谢那个算命先生,就因为那一卦,推动着他做出了这种的决定。
冯浅把仲文太子的那一丝光芒看在眼泪,闪过轻蔑的讥笑。
那个算命先生,是她安排的!她知道仲文太子深信占卜算命,所以就故意安排一个算命先生,在仲文太子驿馆附近摆摊。没想到,仲文太子上勾了!
皇上心中欢喜,安乐公主在京城中的名气已经败坏了,估计难以找到合适的驸马,倒不如让她和亲,既有归宿,还能收回失去的两州。要是安乐为仲文太子生下儿子,那更是捆绑了魏朝的利益,有可能二三十年内边境无战事。
他一高兴,对冯浅道:“平宁公主,今日漠北王子在此,日后你将随他回漠北生活,你们俩今日就先见面,你且敬他一杯吧。”
“是。”
冯浅端起酒杯,斟上了一杯酒,脚步移动,款款地走到巴扎面前:“平宁见过王子。”
巴扎站起来,他的身形比冯浅高出一个头,一下子就在她面前形成了一堵墙。
那一刻,冯浅突然闪过一个熟悉的画面,曾经,有个人也是这样的身高……
她压着翻涌的情绪,抬头抿唇看着巴扎。
看巴扎的第一眼,她觉得这眼神过于尖锐系列,几乎接不着他的对视。
这个眼神太过复杂了,复杂到好像有千言万语,还带一点熟悉感觉。
冯浅定了定神后,却发现巴扎看她,只是漠然,对于她这位未来的王妃,并没有过多的亲近。
倒是他脸上的皮肤,远看还好,近看真的不忍直视,从眼眶以下,脸颊、下巴,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都是坑。就像一条泥路上,因为长期车辆碾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小坑,凹凸不平,跟京城常见的温润如玉的男子有极大的反差。
“平宁公主好。”巴扎的声音,低沉、暗哑,像是破鼓发出的声音,闷闷听着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冯浅见过高贵痞气的林冽,见过英俊冷峻的英王,见过温润斯文的罗贤,那怕是光王、平王这些男子,都有极好的外形和良好的修养,可这些男子跟巴扎相比,冯浅对于男人的欣赏顿时幻灭了。
到时此时,她才突然发现,其实自己还是蛮在意容貌外形的。想想一辈子对着这张丑陋的面孔,对着这个陌生的男人生活,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冯浅掩饰着内心的厌恶,递过酒杯,巴扎接过一口抿干,薄唇动了动,似乎想与她说话。
但是冯浅已经垂眸,神情漠然地行个礼后就回到坐席上了。
仲文太子悠闲地喝着酒,吃着肉,不时和皇上谈论魏朝的风土人情。
他的目光偶尔扫过斜对面的安乐公主,就微微一笑,得体大方。安乐公主此刻脸色很难看,气呼呼的,恨意很浓。她不甘心啊,不愿意,不想屈服。仲文太子才不管安乐公主是否愿意,感情不是他考虑的。他只想利用齐朝的势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太子朝着仲文太子遥遥举杯,说:“仲文太子,此后我们便是一家人,我不止希望两国友好,更希望殿下好好待安乐,她一直深受母后宠爱,受不得半点委屈。”
“这个自然,本太子定当好生对待。”仲文太子举杯饮了。
第225章 赐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