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浅背部出了一层冷汗,她急忙说:“太后息怒!臣女一向清白,平日里与英王、光王殿下,都是发乎情止乎礼,保持距离,不明白为什么让殿下他们误会了!而皇上,臣女仅仅见面几次,连话都说不上几句!臣女是冤枉的!臣女并无心于男女情爱之上!臣女一向在外的名声并不好,怎么可能会符合皇家要求?臣女也从不曾高攀,更不会贪图荣华富贵,当中一定存在误会,请太后明鉴!”
她必须把自己说得很不堪,才能消除太后的怒气。
“哀家知道你品性名声不好,所以,绝对不会让你嫁入皇室!”太后当然知道冯浅的传闻并不好,这种品性不端、个性尖锐倔强的女子,如何能成为妃子、王妃?
“既然你无心于男女情爱,那哀家就给你两条路,一是遁入空门,削发为尼,去甘露寺做尼姑!二是哀家收你为义女,封为平宁公主,嫁给漠北王子!”对于冯浅的喊冤,太后不为所动,直接甩出两条路给她选择。
冯浅心头一震,稍微一思索,就说:“如今边境纷争未定,蒙太后厚爱,赐为公主,实为臣女福分。臣女愿意为国出力,远嫁漠北,求得大齐与漠北的和平无争!”
与其遁入空门做尼姑,日日吃斋诵经,不如顶着公主的封号与荣光,嫁给漠北王子,那是一国王妃,身处高位,手握大权。至于远嫁,远离父亲家人,这个容后再说,保命要紧。
再算,就算她选了做尼姑,没准过不了多久,自己就会不明不白地挂掉了。
以太后的权势,杀死自己只是片言只语之间。
太后微愣一下,没想到冯浅选择那么快!
通常深闺女子,一听到要远嫁漠北,天涯海角那么远的地方,当即恐惧起来,肯定会选做尼姑,起码留在京城,还能见着父母亲人。可这个冯浅,居然就选了做公主,成为漠北王妃?
不过,金口已开,此事已成定局。
“好,哀家这封你为平宁公主,入内务府皇室玉册,待漠北王子进京,择日成婚后再随行回大漠。”
“臣女谢太后!”冯浅伏地磕头,声音带着无比的真诚与感激。她抬起脸,脸上都是欢喜与开心。
旁边的管事??凹?耍?俨坏靡?锨肮Ш兀骸肮?财侥??鳎『叵财侥??鳎
冯浅笑眯眯地说:“多谢??埃??坝行牧恕!
脸上的开心完全不加掩饰,似乎这个公主的封号,让她特别的高兴。
太后脸上不动声息,但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有点后悔,早知道就不给冯浅做漠北王妃这个选项了。可惜漠北王子已经上书朝廷,以尽藩臣之礼,希望迎娶大齐皇族公主,自请为婿,永保边塞安宁。
皇上也想边境无战事,原本打算在妃子所生的公主中找一位嫁出去。太后知道后,并不乐意,虽然这些公主她并无感情,但到底是自己的孙女,堂堂大齐高氏皇室的女儿要纡尊降贵嫁给蛮夷,简直是奇耻大辱,要是北魏知道,如何跟北魏自处?只怕会被嘲笑!
所以,太后有太后的盘算,把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冯浅抬为公主,用她来替嫁,既使大齐漠北洁为姻亲,又解决了冯浅,一举两得。
只是,她本以为冯浅得知要远嫁,痛哭流涕,哀求哭闹,哪知道人家欢天喜地,一点都没有远嫁离乡背井的伤心难过。这种落差太大,导致太后有点懊恼,莫非做漠北王妃,对冯浅是一种抬举和荣耀?
冯浅被封平宁公主,由太后赐婚,嫁与漠北王子的消息传回冯府,冯府上下,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冯老夫人先是嫉恨,哪里来的狗屎运,居然给太后看中,收为义女,封为平宁公主?但随即开心至极,这个小贱人终于可以打发去漠北,一辈子都见不着了,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是大快人心了。
二夫人就是嫉恨,为什么,为什么,她冯浅何德何能,居然封为公主?然后成为漠北王妃?漠北在哪里她不管,但是做王妃啊,天大的荣耀,尊贵得很!以后见着她岂不是要下跪行礼?
“母亲,冯浅她凭什么封为公主?为什么我就不行?我哪里不如她?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冯滢气坏了,冲着二夫人大发脾气。
“哎呀,我的宝贝,别气坏身体,她只是好运而已,我女儿如花似玉,知书达理,比她好不知道多少倍!如果她封为公主,即将成为王妃,对你也有好处。”
“我有什么好处?”冯滢气哼哼的。
“说明冯府是贵气之地,出了一位公主王妃,那你的身价自然就被太高了,寻常的官府之家哪里配得上你?必然是王侯公孙。”
冯滢听了,便心向往之:“母亲,如今冯浅即将远嫁了,那女儿的婚事也应该近了吧?”
二夫人道:“你放心,母亲自然会为你打点,找一门好亲事。本来此事应该要你父亲出面,偏偏该死,他现在被那个刘媚娘这个狐狸精迷住了!”
说到这里,她咬牙切齿的:“都怪老夫人!要不是她把刘媚娘喊来府上住,根本不会发生这种事情,这等于是引狼入室!”
她那个恨啊,本来有个马姨娘已经够烦了,现在还来个刘媚娘!
幸好大夫人在这个时候挂掉了,冯远文的纳妾之礼延后,刘媚娘现在还不是妾室。
一旦白事过后的七七四十九天,可以办红事了,刘媚娘最终还是会成为冯远文的妾室,这可是贵妾,二夫人可不能对她立规矩、任意打骂惩罚,想想就烦。
“母亲,有什么办法让她不能嫁进来?”冯滢也不想家里多一位姨娘。
二夫人长叹一声:“你父亲已经被这个狐狸精迷住了,哪里会放手?”
“父亲那边不愿意放手,可从刘媚娘那里下手,让她嫁不进来不就行了?”
二夫人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滢儿可有办法?”
冯滢冷笑一声道:“母亲,如今刘媚娘为避嫌,并不住在府上,等大伯娘的白事结束后,就让父亲迎娶过门。她现在住在后巷
第217章 平宁公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