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刚好在这里遇见你,倒也凑巧。”
“听说平王殿下已经进了父亲书房,正在商量着事情。殿下,可是要稍等一会儿了。”
光王听得脸色一变,没想到平王居然捷足先登,抢在自己前头过来跟冯远征套近乎了。
他定了定神,说:“无妨,那我在此稍等片刻。”他看了看湖里的景色,随意道,“时近冬季了,连湖里的荷花,叶子落尽,都只剩枝干了,真是遗憾。”
冯浅道:“留得残荷听雨声,曾经灿烂辉煌过,哪怕只剩枝干,也是值得了。”
光王闻言心头一动,侧头看向冯浅,笑道:“你的想法倒是奇怪。没想到一个破枝干,也能让你的想得这么远。我倒不这么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按步骤来。既然秋冬来了,这些荷叶凋落,就应该到它所去的地方,而不是占着这个位置,所谓能者上啊,占着位置不作为,真是大煞风景啊。”
冯朗听完,上前一步,笑道:“殿下所言极是。”他有心想巴结光王,便说,“如今北魏赶上来与我朝和谈,听说北魏使者,已经出发前往我朝,他们乃蛮夷之地,一旦踏入中原富庶之地,定必折服于我朝物质之丰盛,朝廷之天威,到时的和谈,定必顺利,殿下一直为此事奔波,居功至伟啊。”
光王道:“冯从事此言过了。和谈之人选,皇上还没定,我何以居功?”
冯朗笑得谄媚:“以殿下的聪明才干,人选非殿下莫属。到时不止立功,还能青史留名,流放百世。”
光王听得,露出了一丝得意与向往。
冯浅忽然插话道:“殿下,你也希望我朝与北魏和谈吗?”
光王诧异道:“齐魏和谈,边境无战事,国家不用打仗死人,国库不至吃紧,好事一桩。”
“可是,和谈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北魏如今新帝登基,根基不牢,才想要和谈而已。要是过几年北魏民心稳定了,说不定就要大举进攻了。”
光王蛮不在乎地说:“真要进攻也不怕,不是有冯大将军守卫着吗?我朝国富民强,兵力强盛,何惧至此?”
冯浅知道了光王的意图,他根本就不想打仗,打仗等于伤筋动骨。更关键的是,难以出功绩。反而和谈,一旦谈成功,真是名声大震,彪炳史册的!这样的荣耀名声,谁不想?
她笑笑不说话。
光王觉得她的笑意颇有深意,便问:“你不认同?”
“小女子久居深闺之中,只学女红女戒,哪里能像殿下那样,胸中有丘壑,目光远大,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笑自己肤浅而已。”
光王目光中掠过一丝矜傲。
这个时候,平王从另一边走出来了。他看见了光王,便走过来,口吻随意:“二皇兄,你怎么也在此?”
“我新得了一把宝剑,想送给冯大将军。二皇兄来将军府做什么?”
“我不过是来将军府找冯溯,他武艺高强,讨教一下功夫,刚好冯大将军在此,就喝了一会儿茶而已。”平王哪里会说出自己的小心思,他的母妃静妃,让他没事多往将军府跑,在冯远征面前晃得多了,日后北魏使者来和谈,冯远征需要助手的时候,自然就会推荐他。于是他就借着一些事由,靠近冯远征。
既然冯远征得空了,光王便找他去了。
冯浅向平王行礼道:“平王殿下好。”
平王瞅了一眼冯浅,他约莫听过冯浅的传闻,是个个性倔强厉害的女人。他素来喜欢温柔的女人,对冯浅说不上厌恶,但也不喜欢。碍于她是冯远征的女儿,便道:“好。”
说完了,觉得自己太过冷淡,又说:“冯大将军想必近日忙于和谈之事,政务繁忙,今日见冯大将军,神态甚是疲惫。”
冯浅道:“多谢殿下关心,冯浅稍后会让厨子为父亲准备养神补气的汤水。”
平王道:“好。”
平王素来沉默寡言,有一种不符合年龄的老成深沉。
冯浅抬眼看向平王,道:“眼下天色将晚,殿下可在府上用膳?”
“不必了。”
“父亲主持着和谈之事,冯浅虽为女子,也约莫听闻此事。国家大事,甚为关心。不知道此次和谈,殿下如何看待?”
“和谈甚好,百姓免于战火,国库免于空虚。”平王看了看天色,便道,“本王有事需先走了。”
冯浅目送着平王离开,心里已经有盘算。
光王、平王都希望和谈,不愿意和北魏开战。口上说是不愿意百姓免于战火,实则是担心一旦打仗,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皇上是不会前线坐阵,那么,就得太子去出马了,一旦太子坐阵的,这不就坐实了太子的威望吗?到时他们像争夺太子,难上加难!
她正想着,身后忽然传来一把声音:“在想什么?”
冯浅没有回头,光听声音就知道谁来了。
她唇边勾起一丝冷意:“英王殿下连我在想什么都要干涉吗?”
“冯浅!”英王抬高了声音,“本王到来,你难道连礼数都忘了?”
她居然把背部晾给他,视他如无物?英王简直要气炸了。
“冯浅不敢。”冯浅这个时候才转过身来,对英王行礼道:“见过殿下,有失远迎,请恕罪。”
她的声音,真的不带任何感情。
英王冷冷道:“你口中所说的恕罪,但我见不到半分惶恐的样子,敢情你口上说着,心里就已经在咒骂着我?”
冯浅仰脸道:“殿下多虑了。冯浅是真心实意地请殿下恕罪。”
英王那一双深眸,一直深看着冯浅,仿佛要将她的心思看穿似的。
冯浅浅浅一笑道:“殿下,您这样直愣愣地看着一个人,就不怕旁人非议您失了仪态?”
英王冷笑道:“谁人敢非议本王?”
&
第211章 试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