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乃是非之地,久留必生祸。
冯浅一个人,走在皇宫长廊上,这里的路她当然认得。既来往,也在梦中熟悉过。
此时无人在旁边,一个人静静地走着,思绪越发的清醒灵明。
皇上说父亲回来了。父亲一般在年关的时候,回来住上小半个月,赶上元日,既与亲人团聚,也是进宫面圣,禀告边关情况。
此时突然提早回来,事出突然,一定有重要事情发生。
只是,如今父亲在殿上面见皇上,等禀告完毕,回到府上,也都要一两个时辰之后……
她正想着,迎面走来一个上了年纪的管事太监,眉眼精明淡漠,看见冯浅,似乎并不意外,手中拂尘一扬,行个礼后道:“这是将军府的二小姐吧,太后如今在御花园里喂鱼,既然你来了,就去拜见吧。”
说的好像是巧遇一样,语气也算是友好。但冯浅一听,就知道人家专程在这里等着的。
想必是宣恩侯的事情动静太大,闹得宫中都知道,也许惊动了从不过问后宫之事的太后。
她点头道:“好,我应该拜见太后的,张公公,请带路。”
张公公闪过一丝疑惑。冯浅他第一次见,但他事先做了功课,知道冯浅的外貌特征,按理冯浅也是第一次见他,为何一下子就认得他?
冯浅笑道:“张公公恭谨严明,办事沉稳,举止有道,伺候太后娘娘多年,兢兢业业,尽忠职守,深得太后喜爱,皇上颇为赞誉,曾晓喻百官以张公公为楷模。我虽在深宅之中,也听闻张公公大名,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没有人不喜欢表扬赞美,奉承话张公公听都多了,虽知道冯浅也带着奉承之意,但人家容貌姣好、笑容明艳,眼神真诚,张公公听了,极为受用,心里荡开了花。但是脸上没有什么表露,淡淡道:“奴才不过是尽本份而已。”
“张公公,您老太谦虚了。”
张公公不接话,就这样和冯浅走着。很快就到了御花园门口,远远就看见太后站在湖边,隔着栏杆,一个宫女手捧托盘。
太后不时伸手从托盘里取过一些鱼料,然后扔进湖里。
另外有数个宫女,垂手立在一旁。
张公公突然小声说:“冯小姐,太后在喂鱼的时候,不喜欢旁人打扰。”
冯浅当即说:“多谢张公公指点。”
张公公上前两步,唱道:“太后娘娘,人带来了。”
太后没有回头,只是“唔”了一声,手摆了摆。
张公公明白,就弯腰退下了。
太后眼睛看着湖里,手一扬,鱼料就泼洒下来。
数十条锦鲤从四面八方迅速游过来,争抢着。有条碗口粗的红白相间的锦鲤,突然跃出水面,一口吞了一把鱼料,跟着沉到水里,尾巴一摆,就游到深处去,不见了。
太后笑道:“瞧瞧这条鱼,是不是太饿了,吃了那么多。”
一旁的宫女道:“奴婢瞧它,颇有灵性,知道是太后恩赐,每次都争抢,不仅是为了吃,还为了沾一沾太后的福气呢。”
不知道宫女的话是不是触动了太后,太后忽然声音里没有兴致:“哀家有什么福气?你说说。”
宫女赔笑道:“太后您身体安康,皇上十分孝顺,时常请安问候,六宫之中,无人不尊敬太后您。”
太后冷笑道:“这就是福气?”
宫女这个时候听得不对劲了,吓出一身冷汗,手捧托盘跪在了地上:“奴婢罪该万死,奴婢嘴笨,说错话了,请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叹口气说:“动不动就罪该万死,动不动就让哀家恕罪,说得哀家是这样残暴的人吗?”
那个宫女不敢说话了,身体簌簌发抖。
“都下去吧,无用的奴才!”太后冷冷地说。
那个的宫女好像逃过一劫的样子,颤声说:“奴婢告退。”
太后这个时候才转过身来,看见了站在一旁的冯浅,冷凉的目光瞥了她一眼。
太后有六十了,头发花白,看着慈眉善目的,细细的眉毛挑起,眉梢眼角边上有岁月的折痕,唇边的法令纹尤其明显,薄薄的唇抿着,气度雍容沉着,神态不怒自威。
她这么一瞥,就带着一股让人心头一跳的凌厉。
太后为先帝妃子,并不受宠,却能带着皇上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最后扶持皇上坐上了九五至尊之位,肯定不是简单之人。
冯浅垂眸,缓缓上前,半蹲着行大礼道:“臣女冯浅,见过太后。祝太后福泽绵延、安康顺遂。”
太后没有说话,就这样不动声息地打量着冯浅。
冯浅不敢动,因为太后没让她起来。
她神态自若,身姿纹丝不动。这些深居高位之人,最喜欢的就是用无声的压力来碾压人,用强大的气场粉碎对方的意志。
所以,她得沉住气,不能露出半点不耐烦与急躁,连头上的珠钗,也仿佛是凝固一样,没有丝毫的晃动。
良久,太后淡淡的声音响起:“起来吧。”
“谢太后。”冯起起来,依旧垂眸。
太后细长而瘦削的手腕抬起,旁边一个宫女立刻上前,搀扶着太后,走到了一旁的凉亭。
凉亭早就备下了热茶,点心,还有软墩。
太后坐下来,便有宫女奉上一盏茶。
太后拿起茶盖,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然后再轻轻吹一口气,啜了一口。
在这过程中,周围雅雀无声,只有茶盖碰在茶杯边沿,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太后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慢条斯理,但其实,暗中在观察冯浅。
这只是个十六岁不到的少女,听说她把宣恩侯搞得天翻地覆,皇后急赤上火,太后便想看看,到底是何等厉害人物。
从一开始故意冷落她,再到现在让她站在旁边侯着,也不问她话,太后每一步都
第200章 试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