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1/2页]

仙唐:这个土地不正经 蜀三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了晚上,天空又开始飘雨。
      而且这雨一下便有停不下来的趋势,连着下了几天。
      这下子,上河村、下河村的百姓可就叫苦连天了。
      两个村子的地势偏低,又靠近河滩,
      雨一直下个不停,令得河水暴涨,淹了不少田土不说,河水还开始漫进了村庄、漫进了村民家中。
      于是,便有百姓冒雨前来上香祈愿。
      “求求土地老爷可怜可怜我们这些贫苦百姓,这雨不能再下了……”
      “家里的田地被淹了,房屋也被淹了,这样下去真的没有活路……”
      对于百姓的祈愿,许长安还真的没有法子。
      天何时下雨、何时放晴,不是他一个小小土地能够左右的,自有上面的人管。
      他能做的,只能是将百姓的祈愿禀报到上层,再由上层禀报更上层……
      到时候,黄花菜怕是都凉了。
      不过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改变不了老天刮风下雨,那就改变百姓的生活环境。
      这不算犯反天条吧?
      这是在做善事。
      于是许长安又显灵了。
      “咦?地上好像有字。”
      “什么字?”
      “我看看……”
      有个村民好歹识得几个字,瞅了好一会儿,连蒙带猜道:“好像是树挪死,人挪活。”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
      大意是树一挪动就有枯死的可能,而人在遇到困境时,不妨改变思路,换个环境,或许会有新的机遇。
      “土地公显灵了……”
      “可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该不会是让我们搬离村庄,换个新的地方生活吧?”
      “这怎么可能?那可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这,的确也是绝大多数百姓根深蒂固的观念。
      故土难离,落叶归根。
      哪怕再苦、再穷、再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很多百姓是不会轻易离开故土的。
      其实,许长安的意思并非让这些百姓背井离乡,而是搬到地势稍高的地方。
      也不知这些百姓是怎么想的。
      明明他这里的地势就很适合,可居家、可种地,而且紧邻驿道,卖个菜、赶个集也方便得多。
      偏偏就喜欢窝在山沟沟,图个啥?
      “要不,咱们还是先回去与大家伙儿商量商量再说。”
      “也好……”
      几个村民一边议论着,一边往回返。
      结果,几个村民回去之后将情况一说,果然,大多数村民都态度消极,不想挪窝。
      鱼玄机听说了此事,不由心里一动。
      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自然猜到了许长安的意思。
      于是,便找到三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各方面分析利弊。
      说起来,三婶本是最顽固的,最不愿搬迁的人之一。
      但这一次她也是受灾最严重的人之一,菜地被淹、家中的粮食被淹,几只正下蛋的母鸡也被淹死。
      如此一来,三婶自然很伤心。
    

第十五章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