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章[2/2页]

开埠 王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沿青石板路漫步。饭店总经理樊绣屏和副总经理月季快步走来。
      “爸爸,搞定。”樊绣屏说。
      “大哥,他们今晚都来。”月季说。
      宁承忠来上海多日,凭借其京城要员之身份,见到了不少声望素孚的华商,都有办商会的愿望,却少有提出具体的行事举措。心想,官场之上,他们一般都讲客套话说奉承话,应该放平身份与他们恳谈,以期早日拿出较为完整的可行方案。绣屏说:“爸爸,你请他们吃饭噻。”月季分管餐饮,说:“对头,大哥,请他们来我们饭店吃饭,可以赚笔银子。”他笑:“就只想到银子。”觉得也行,就叫她俩带了烫金请柬去挨个儿请,她俩在上海滩也算是老油子了。
      秋阳向黄浦江辞行之时,“渝城饭店”迎来了上海商界的各路精英。穿西装或旗袍的男女职员在樊绣屏、月季两位老板的率领下,恭迎在饭店的大门内外。两位女老板均穿华贵的凤仙领高开叉十八镶花边短袖旗袍,樊绣屏的旗袍和圆口布鞋是月白色的,月季的旗袍和圆口布鞋是墨绿色的,都别有银亮的胸花。穿官服的宁承忠在饭店餐厅的大包厢里迎接,随他进京随他来上海的邹胜立在他身后。“邹胜,大上海好耍不?”宁承忠问。“好耍,好耍得很,不摆了,眼睛不够用!”邹胜答。“今天给你放假耍了大半天,耍归耍,办事情为要。”“那是。”
      就有贵客分由樊绣屏、月季领了来。
      京城要员请吃饭,来客均都守时,分宾主落座。四张大圆桌上,没有摆放荤腥海味,摆的是家常川菜,没有上国酒洋酒,上的白沙烧。服务生给宾客斟酒,寒暄声起,不乏夸赞樊绣屏、月季两位俏丽佳人之词。来客是上海各行业、企业的老板,以银行业、汇业、钱业、质典业居多。上海金融界的头面人物严信厚、朱葆三、傅筱庵都来了,坐的主桌。宁承忠已走访过他们,了解到严信厚坦率踏实,在盛宣怀大人授意下,他已于去年筹组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公所”,首任总理,亲定了六条简章,明确该公所“为华商生命所系,集帮商,排众难,期必成”。这算是大清国商会的雏形,为正式成立上海商会打了基础。
      开席之前,樊绣屏敲竹节鼓唱清音《断桥》:“口含着哇野灵芝才把我的夫度过哦,小青儿他为你呀煎汤就熬过药哇啊。将将我才度活耶你就不认我,夫哇不该你到金山寺去把那个和尚来学哇啊……”月季有招有式唱川戏《梁红玉》:“胭脂淡抹出京口,志挽天倾战楚州。金山桴鼓威海内,淮水浮图殁巾帼……”获得满堂喝彩,气氛活跃。宁承忠目光炯炯举杯:“难得与各位贤达在此一聚,今设便宴,请各位尝尝我家乡的菜喝喝我故乡的酒。这菜比不得上海菜的清雅鲜香,这酒比不得上海酒的名贵柔绵,有的是巴蜀酒菜的麻辣火热。没吃过和吃过巴蜀酒菜的都请放开吃尽情喝,吃喝个辣肝辣胆辣心辣肺。诸位,来,干杯!”仰头喝尽杯中酒。气氛越发活跃,都喝酒吃菜,唏嘘夸赞声起。坐宁承忠右位的五十来岁的朱葆三笑说:“宁大人,你这有歌有舞有酒有菜的,不会是鸿门宴吧?”宁承忠面挂酒色,笑道:“此话怎讲?”朱葆三说:“我知道大人的一番苦心,只是这办商会是要银子的,呵呵。”宁承忠说:“我要的是点子。”坐他左位的年过六旬的严信厚接话:“嗯,点子重要。”挨严信厚坐的二十八九岁的傅筱庵道:“我等期盼宁大人出点子呢。”宁承忠说:“宁某对商业乃是外行,悉听各位高见。”对严信厚拱手,“信厚兄乃‘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总理,定有不少好的点子。”他这么称兄道弟说话,气氛就显随活。严信厚说:“愚以为,商会乃众商之代表,不应有地域、行业之限制。”朱葆三点首:“信厚兄言之有理,这商会呢,应是商人自愿参加的民间组织,代表商人的利益,协调商人之间、商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只要交纳一定的会费,便可成为商会的会员。”看傅筱庵,“筱庵老弟,你说是否?”傅筱庵笑:“二位兄长说得都对。”宁承忠看傅筱庵:“筱庵弟,您年轻,说说你的想法。”傅筱庵拱手:“宁大人发话,我就说说,办商会应该教育随行,商部可开办些实业学堂,夺西人之长,以求实用,其门类可设算学、化学、机器学、汽机学、电学、气学、光学、地学、矿学等等,培养一批实业人才。”宁承忠点首,对严信厚:“信厚兄,您对商会层次的设立有何见教?”严信厚说:“愚以为,可设商务总会、分会、分所三级,层层隶属……”

第6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