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章[2/2页]

开埠 王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分的。他真心感谢他救了自己儿子的命却不收分文,是个好医生。当官的事情多应酬多,儿子现在活蹦乱跳,好了伤疤没了痛,他对这个“林医生”淡忘了。他的登门,又引起了他对“林医生”的感激之情,可他说的这事很麻烦,矜持说:“您与宁继富沾亲带故?”宁继国说:“他是我大哥,我是他二弟宁继国。”霍柏明一愣,原来他是姓宁,是宁承忠的儿子,他与宁承忠交情一般,不想他会有个留洋美国的能干儿子。就觉得宁医生的这个忙可以帮,一是他救了他儿子的命,二呢,今后儿子出国可找他牵线搭桥,也去美国学医。他听说过,美国的律师和医生最有地位,当官的再风光也要归隐,而医生是越老越吃香。他说的这事不好办也不是不可以办,东洋西洋人虽是厉害,然官管不如现管,自己是这里的地方官,说话还是管用的,相互都有许多事情要帮扶。捻须说:“大恩人既然开了口,您又是宁大人的二公子,这个忙我得帮。”
      霍柏明知府这个地头蛇出面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大河银楼”解禁开张,赤井一郎向“大河票号”的巨额取款暂缓。
      吃豆花饭说话间,喻笑霜才知道宁继国、姜霞是下乡来防治天花的。“啊,这病可凶险!”米勒说,“北京那紫禁城也没能挡住。听说,顺治、同治帝都死于天花。听说康熙、咸丰帝虽侥幸抢回一命,却留下了麻子点儿。”刘麻子插话:“就是,我这一脸麻窝就是天花整出来的。”喻笑霜看刘麻子笑,刘麻子是干爹武哲嗣的毛庚朋友、袍泽兄弟,接话说:“这病是凶险,我弟娃武德厚出豆时就差点子丢命,辛亏干爹请来郎中给他吹鼻种痘才躲过一劫,还好,脸上没有留下麻子。”就向继国打问防治天花的事。宁继国说:“吹鼻种痘是民间的做法,目的是让接种者染上轻微的天花,再辅以中药调理,使种痘者产生免疫力。”阿瑟点头:“听说你们康熙帝就重视预防天花,推广了这种方法,皇宫里就少有发生天花了。”米勒说:“我也听说过,英法日俄等国还派人来学过,对这种奇妙的医术进行过研究。”宁继国点头:“那之后,一百多年过去,不满二十岁的同治皇帝驾崩。民间传言,他常去花街柳巷,死于梅毒。而宫里有同治帝的‘脉案记录。”掏出个小本子翻阅,“‘脉案记录的是,‘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腿痛筋挛。头颈、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这是天花的症状。”喻笑霜问:“真的?”宁继国点头:“真的。贝拉是传染病医生,她查阅到了同治帝这‘脉案。”喻笑霜蹙眉问:“啥拉?这名字好怪。”宁继国笑:“我在美国的一位同行朋友,叫贝拉。”接着说,“皇宫里的同治帝也因患天花驾崩,说明我们传统的种痘法不都有效。西方是重视我们这种痘法的,早在嘉庆元年,英国医生琴纳就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新的方法,传到了我国,就是我们这次下乡宣传、实施的种牛痘法。普及这种方法,是可以埋葬天花的。”喻笑霜说:“这么好的方法咋不给同治帝用?”宁继国说:“宫里的御医们不信,搞什么‘供送痘神,王公大臣穿花衣服办差,慈禧、慈安太后到寿皇殿祈福,而同治帝却死在了养心殿里,恰是当年顺治帝被天花夺走性命之处。”喻笑霜叹息:“御医们太愚昧了。”宁继国说:“是愚昧,这里的乡下人也不相信种牛痘,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患病死去,却不愿意接种牛痘。”刘麻子点头:“就是。”喻笑霜说:“继国,你给他们多宣传。”宁继国说:“我们就是来宣传的,动员他们接种牛痘。”
      喻笑霜对宁继国刮目相看。
      吃完饭,宁继国和姜霞忙着要走,说是还要挨家挨户去宣传动员接种牛痘。
      喻笑霜说:“你们是在做造福乡民的大事,快去。”送宁继国出豆花店,“二侄儿,我哥现在对你咋样?”
      宁继国说:“还是那样,不冷不热。”
      “我了解他,他是面冷心热。”
      “笑霜姑姑,你是不晓得,我爸爸他……”
      “他啥子,给姑姑说。”
      “他不同意我的婚事。”
      “这个顽固派,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都快而立了,他要给你包办?”
      宁继国欲言,姜霞跟来。喻笑霜没有再问,盯姜霞,这女子相貌不算上乘,心眼却好,为“大河票号”解难她也有功,还不辞劳苦随继国下乡防病治病,找机会给承忠兄说说,撮合了这两个年轻人。

第36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