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章[1/2页]

开埠 王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宁大人,船靠云阳码头了,我见大少爷上船来。”
      “他咋会在云阳,叫他过来。”
      “我这就去。”
      邹胜没有推门,传来他走去的脚步声。知我者邹胜也。客舱里明亮起来,是喻笑霜点燃了蜡烛。他盯她笑,出气不匀。她乜他:“像头野兽。”起身去拉开客舱的门。他说:“笑霜,你就在这里,没得事。”她咬嘴唇笑:“我等哈儿来。”出门去。咳,好事没能做成,怕是天意了。他看月亮,月亮在舱门外探着半张脸,像是在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自笑,也后怕,愧对雪瑶了。
      一阵脚步声响,邹胜领了宁继富和一个年轻女子走来。邹胜朝宁继富笑道:“大少爷,老爷在里面。”
      宁继富进门,喜道:“爸爸,不想你也坐这艘船。”拉过身后的年轻女子,“樊绣屏,你上次见过的。”
      樊绣屏腼腆地:“宁叔叔好。”
      宁承忠嗯哼一声,看继富:“你咋跑到云阳来了?”
      “来帮一个客户的忙。”宁继富说,拉樊绣屏坐下,听候父亲呵斥,老办法,听着就是。
      “是不是啊?”宁承忠问。
      “是,是帮老家一个客户的忙,他是做陶器生意的老板,是荣昌县制陶的高手,不好怠慢的。”宁继富答。
      说到家乡的陶器,宁承忠倒感自豪。荣昌安富镇的陶器最为有名,康熙年间就产缸、钵、罐等粗陶,后来又产杯、碗、瓶等细陶,销往了滇、黔、藏、陇、陕等省,还销往了东南亚:“他真是高手?”
      “真是。”宁继富晓得父亲喜欢家乡的陶器,“爸爸,我跟你说,他制作那细陶的造型不一般,柳、卵、直、胀,跟北方陶器的粗、大、厚、重相比,有自家的特色。”
      “嗯。”宁承忠清楚,家乡的陶器乃是国内“四大名陶”之一,被不少收藏家收藏,安邦就收藏得有。那素烧的“泥精货”古朴淡雅,着色的“釉子货”晶莹剔透。想见见家乡的这位制陶高手,印证继富是否说谎,“去请他过来坐坐。”
      “爸,他不在这船上。”宁继富晓得父亲是怀疑他在说谎,“我帮他在云阳县联系了一个经销陶器的熟脸嘴,他留在云阳谈生意。”从怀里取出个陶瓷茶杯来,递给父亲,“爸,这是他亲手制作的,我本是要带回重庆给你的。”
      宁承忠接过看,这陶瓷茶杯薄如纸、亮如镜,用手指一弹,声如云磬:“嗯,是上好的天然色细陶。”眉头舒展,“你给别个钱没得

第28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