琛却突然开口道:“陛下好意,臣实感激,然琛不敢闻命!”
苻坚见梁琛反对,问道:“朕为你兄弟二人一叙亲情,又有何不妥?”
梁琛道:“昔诸葛瑾为吴聘蜀,与诸葛亮惟公朝相见,退无私面,余窃慕之。今使琛即安私室,所不敢也。”
苻坚没有想到梁琛竟然将诸葛瑾当年之事搬了出来,也只得全他高义,说道:“梁君高义,朕岂能夺之,那梁君还是依旧在馆驿落脚。”
梁琛道:“臣谢陛下成全。”
话完,宴罢,群臣依次离去。
第二日,傍晚,长安馆驿,一顶轿子悄然停下,从轿中走出一位身着华服,神采奕奕的中年男子。
他虽然没有穿着官服,但从走进馆驿,所有人都显得对他十分尊敬,似乎早就认识他一样。
他来到驿丞面前问道:“燕使现在住在何处?”
那驿丞毫不迟疑,回道:“就在里面,梁公请随我来。”
这人原来就是梁琛的从兄梁弈,值此傍晚之时,特来拜访梁琛。
有那驿丞带路,梁弈很快便来到了梁琛的门前,那驿丞说道:“燕使就住在这间房里。”
梁弈道:“好,多谢,你可以下去了。”
那驿丞道:“下官告辞。”
等那驿丞离去,梁弈这才轻轻的连敲三下门,然后便再也不动,静静的站在门外,等人前来开门。
只听门内响起一声询问:“是谁啊?”
梁弈道:“是我。”
梁琛对梁弈的声音并不十分熟悉,还没到只凭两个字便能分辨身份的地步,但是他还是感觉这声音有些耳熟,门外的人应该是与自己相识的人,不过,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又会是谁呢?
梁琛打开房门,见到站在外面的梁弈,不禁感到一丝惊讶,他没有想到梁弈会突然造访,但梁弈毕竟是他的长兄,他不能无礼。
梁琛道:“原来是长兄,快请进。”
梁弈走进屋内,便盯着梁琛看个不停,上下打量着梁琛,似乎他身上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梁琛感到十分的别扭,问道:“小弟身上有什么不妥吗?长兄如此看我。”
梁弈像是突然回过神来,叹了一声,说道:“自当年一别,到如今已有十余年了,时光蹉跎,竟让人有些认不出来了。”
梁琛闻言,不禁想起了当年他们梁家生活在关中的日子,那时他们是关中数一数二的大族,没有人敢不重视他们,可以说只要梁家想做的事,在关中绝没有做不成的。
但是直到有一天,石赵覆灭,关中大乱,他们梁家也因此受到波及,族中有志青年各谋出路,梁弈留在了关中,遇到了苻健创业,梁琛则遇到了占据光顾的吕护。
自此之后,梁弈在关中振兴家族,梁琛则在东朝奔波,最终吕护兵败,他投入了慕容恪的麾下,总算是事业有了起色。
梁琛道:“世事纷扰,家族离乱,若不是长兄当年留在关中,只怕我梁琛现如今已是无根之人。”
梁弈道:“现在贤弟回来了就好,我梁家又多了一个贤才。”
梁琛道:“只可惜小弟如今身为燕臣,恐不能久留关中。”
梁弈道:“即便如此,现如今燕秦交好,琛弟也可时常前来探望,以解为兄思念之意。”
梁琛道:“长兄长年在关中,可谓是看着大秦从创业到如今的,以长兄之见,秦王何许人也?”
梁弈道:“为兄身在大秦,为大秦之官,自然不能说陛下的坏话,这可叫我如何说才好呢?”
梁琛道:“是小弟让长兄为难了,既然如此,那便不说了。”
梁弈道:“其实说也不是不能说,只是不知琛弟要听哪一方面?”
梁琛道:“自然是治国了。”
梁弈道:“陛下治国,以民为首,劝课农桑,留心儒教,广育才子,知人善用,官皆当职。”
梁琛道:“长兄这么说,怕是誉美过甚了吧。”
梁弈道:“此皆眼之所能见,若琛弟觉得为兄说的有假,何不自己去看看呢?”
梁琛这几日在长安所见所闻,无不是盛世风采,这对他的内心震撼极大,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梁弈的话。
梁琛道:“长兄说得不错,倒是小弟失言了。”
梁弈道:“琛弟,我有一问,还望琛弟能以实相告。”
梁琛似乎已猜到梁弈想要问什么,说道:“若长兄问及家事,小弟自当知无不言,然若事关国事,琛有一言,望长兄能知。”
梁弈道:“琛弟请讲。”
梁琛道:“今二方分据,兄弟并蒙荣宠,论其本心,各有所在。琛欲言东国之美,恐非西国之所欲闻;欲言其恶,又非使臣之所得论也。兄何用问为!”
梁弈闻言,非但不觉得尴尬,倒是突然一笑,说道:“琛弟忠于国而义于家,国士风范,果然不愧是我梁家子弟,好,我就不问了。”
梁琛道:“多谢长兄谅解。”
梁弈道:“国家之事,且先不论,就你我兄弟之间,为兄还有一句话要送与你。”
梁琛道:“长兄请言,琛谨受之。”
梁弈道:“方才琛弟已言,今二方分据,如今虽然看来风平浪静,然二主并有心天下,望琛弟能早自谋划,莫要使日后遗恨。”
梁琛看着梁弈,他已被深深的感动了,这是梁弈看在他们同是一家的份上,给他的忠告。
梁琛道:“多谢长兄提醒,小弟会注意的。”
这一夜,梁弈留在馆驿之内,与梁琛同卧一室,说些闲话,不过再也不说什么两国之事,只是聊聊两人家中趣事,以为欢笑而已。
两日后一早,梁琛刚刚起床,正在馆驿里用膳,突然便见几人从门外进来,来到梁琛面前。
一人面带笑容,拱手为礼道:“请问这位是梁侍郎吗?”
梁琛道:“正是,敢问几位找梁某何事?”
那人道:“我等是奉太子之命,前来延请梁侍郎的,还请梁侍郎随我等往东宫一趟。”
第254章 宴饮之至 兄弟之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