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苻融大军刚至华阴,在邺城,吴王府,慕容令手里拿着一封信,奔跑着来到书房外,轻轻的敲了下门。
房里的慕容垂出声道:“什么事?”
慕容令道:“禀父王,有人送来一封书信,不知父王看是不看。”
慕容垂问道:“是何人送来的书信?”
慕容令道:“信封上只写着请父王亲启,并未具名,孩儿又不敢擅自拆信,故而不知此信是何人写的。”
慕容垂闻言,不禁觉得有些奇怪,这写信之人这么不在封面上留下姓名,难道信中有什么不愿为人知的密事吗?
慕容垂道:“将信拿进来吧。”
慕容令道一声“是”便走了进去,将信递给慕容垂,说道:“父王请看。”
慕容垂接过书信,见蜡封未坏,确定确实没人看过,这才拆了信,展开信封里面的纸张,只见信上写着:“天下久乱,人心思定,如今秦国大乱,而燕未有所动,臣不知吴王曾为燕谋否……”
慕容垂看完,放下书信,心情突然变得激动了起来,不禁久久不能平复,慕容令见了,有些疑惑的问道:“父王,这信上说了些什么?竟让父王变化若此?”
慕容垂不愿多说,拿起书信,对慕容令道:“你看了便知。”
慕容令接过书信,仔细的看了起来,只见上面有写:“……今闻燕之贤臣,唯有吴王与司空二人,臣向慕久矣,而二公当此之时,不能为燕立功,岂得称为贤臣……”
慕容令看完,仔细的想了一番,说道:“禀父王,苻?C信中言语虽然稍显侮慢,然理尚可听。如今秦乱如此,我大燕正可乘机一同中原,何苦弃之不行。”
慕容垂道:“话虽如此,可为父在朝中无权,一人之力,如何能成!”
慕容令道:“苻?C尚知皇甫司空乃是贤臣,父王何不与司空计议其事?”
慕容垂道:“我本有此意,只是尚未心定。”
慕容令再道:“时机一逝,便再难寻觅,为使日后无悔,还望父王早下决断。”
慕容垂见慕容令如此坚持,心想自己身为慕容家现存的长子,岂能不为大燕考虑,即使事有不成,也不至于日后生悔才是!
慕容垂道:“好,为父这一次便豁出去了,去准备车马,我这就去见司空。”
慕容令闻言,见慕容垂终于肯出书房了,不禁有些感谢苻?C的这一封信。
很快,车马备好,慕容令快步跑了进来,只见慕容垂已换了一身衣裳,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慕容垂换了一身鲜亮许多的衣裳后,看起来人都要精神许多。
慕容垂不待慕容令说话,便问道:“车马可备好了?”
慕容令点点头道:“已在府门外等着父王。”
慕容垂道:“令儿现在也长大了,随我一同出去吧。”
慕容令闻言,不禁一阵心喜,他似乎看到了以往那个意气风发的父王,而不是近日来颓丧无比的父王。
此时,慕容垂已经骑上了一匹骏马,慕容令笑着上前道:“让孩儿来为父王牵马!”
慕容垂笑道:“令儿不妨与为父骑马并行。”
慕容令自然听命从事,当即跨上一匹骏马,在慕容垂拍马前行之后,慕容令也当即跟了上去。
没过多久,慕容垂一行人便来到了皇甫真的府外,慕容垂下马上前道:“烦请禀报司空,慕容垂特来拜访。”
那门前守卫见是慕容垂,哪里还敢迟疑,当即道:“请王爷稍后,小的去去就来。”
说完,那守卫快步走了进去,来到书房,见皇甫真正在看书,虽有些不敢打扰,但他还是出声道:“大人……大人。”
皇甫真闻言,说道:“什么事?快说。”
那守卫道:“禀大人,吴王前来拜访,现就在门外,不知大人见是不见。”
皇甫真突然放下手中的书,看着那守卫说道:“吴王?”
显然他有些不敢相信。
可是见到那守卫不住点头,与肯定的神情,皇甫真已不得不相信,说道:“快,带我去见王爷。”
说着,皇甫真便跟着那守卫一起走了出去,见到在门外等候的慕容垂,皇甫真笑脸迎道:“不知吴王驾到,未曾远迎,还望王爷恕罪。”
慕容垂连忙道:“司空辅佐父祖建业辽东,又佐先帝定鼎中原,功孰大焉,垂怎敢有劳司空来迎。”
皇甫真道:“吴王过誉了,真实在愧不敢当。快,里面请。”
慕容垂道:“请。”
皇甫真与慕容垂两人走了进去,不一会儿便来到客室,皇甫真指着上座道:“王爷请。”
慕容垂哪里会反客为主,当即自己坐到了下首,说道:“司空请。”
皇甫真笑了笑,坐在了上座,说道:“王爷今日前来,可是有事要吩咐在下?”
慕容垂道:“吩咐二字不敢,但有一事要与司空商议。”
皇甫真道:“王爷请说。”
慕容垂道:“不知司空可曾收到了魏公来信?”
皇甫真道:“今日正好收到过一封。”
慕容垂见皇甫真神情未有所变,问道:“不知司空得信之后,可有何想法?”
皇甫真道:“真已是垂暮之年,早已没有了雄心壮志!”
慕容垂闻言,心知这是皇甫真自谦之言,说道:“观天下局势,愚以为,方今为人患者必在于秦。主上富于春秋,观太傅识度,岂能敌苻坚、王猛乎?且大秦日治,如今若失此天赐良机,恐他日燕终非秦敌!司空为燕重臣,岂可不为燕谋划!”
皇甫真道:“事势如此,我又岂能不知,但即使我等忠心为国,但建言不用,又能如何?”
听了皇甫真这句话,慕容垂不禁默然,确实,现在大燕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能够看清时事的人,而是能看清时事的人没有掌握大权,不能左右时事!
慕容垂虽然闭门不出,但是并不代表他对外界诸事毫无所知,就在两天前,他听说慕容德、皇甫真上的请兵奏疏被驳回。
也许正因如此,才使得皇甫真看得越来越淡了吧。
第176章 屯兵华阴 终难出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