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八十九章 两种新物吐蕃急(第四更)[2/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休息?别说是一天,一个小时能不能确定休息都不知道哇!
      不然救灾的时候,医生怎么可以跟上军队的节奏?
      士兵是年轻,有亢奋的状态支撑。
      医生不管年轻不年轻,他们经历过。
      尤其是年轻的医生,他们恢复疲劳的速度和随时待命的状态,比寻常战士还厉害。
      战士属于强挺,医生是常规操作。
      能和医生处在同一个位置上的是,特战队员、警察、消防队员、潜艇兵、战地记者和摄像师。
      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皆能瞬间进入工作状态。
      李隆基发现休息的好处,皱眉头:“种地的人怎么休息?一般北方到冬天会休息,可是你又给很多活儿来干。”
      “所以咱们华夏人才是最勤劳的。”李易也没有好办法。
      他那时的小吃、小超市,都是天天干活儿,尤其是小超市,过年正是赚钱的时刻,不能休息。
      正是这份勤奋,才使华夏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生存下去,同时被别人嫉妒、嫉恨。
      “继续培养更多的医生,加强疾病治疗。”李易只能说这一句。
      实际上他自己也没休息过,今天什么都不管了,就是睡觉、玩儿。
      没有,以前没有,到大唐依旧没有。
      “明天我也不去忙了,你新造出来的枪我看看,看看比你用命换来的差多少?”
      李隆基决定再休息一天,练枪。
      “差不了多少,那枪就够用了。”李易想起小米加步枪。
      ……
      “我们那里也能种棉花,这棉花确实好用。”
      鸿卢寺中,吐蕃的伊辛巴手上拿着军大衣在夸赞。
      他已经写信回去了,今年吐蕃会大量种植棉花。
      吐蕃一直就有白叠子,还种了一小片地方。
      白叠子不是吐蕃出产,棉花种植是为了好看,看花。
      随着李家庄子外包,教别人怎么处理棉花种子、如何纺织,使臣们也学到了。
      去年大两的军大衣和棉被、褥子,他们知道了。
      去年他们已经写信回去了,告诉那边棉花的作用。
      今年一看大唐还要种,就再次写信回去,催促自己的地方学。
      突厥和吐蕃都有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尤其是突厥,那里是李易时候的新疆一部分区域。
      伯讹没去看棉衣,他盯着煤油灯在看,煤油灯未点燃。
      “这东西应该是用石脂制作,黑色的石脂被送到李家庄子,然后就出了许多东西,怎么做的呢?”
      伯讹猜出来煤油、汽油是用石油制造的实情,可是他不懂。
      他还看到了羽林飞骑的跳伞,之前在热气球上往水塘里跳,后来羽林飞骑控制着降落伞飞向别处。
      他感受到了压力,写信回去,却不知如何应对。
      一堆热气球在顺风的时候,上面的人带着武器和那个伞跳下来,直接就能抵达城中和野外战场的自己一方队伍的后面。
      双方军阵相峙,对方往下跳,一群向后飞,自己的阵形动不动?
      不管哪一个地方动了,对方就敢冲过来陷阵。
      可谓是谁先动,谁被动。
      更可气的是大唐军队还有望远镜,打听出来了,却买不到,花多少钱都无法拿到一个实物。
      :。手机版网址:

第八百八十九章 两种新物吐蕃急(第四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