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四章 今年干旱流火殇(第二更)[2/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李易若是知道卢怀慎现在的样子,一定会给点赞。
      史书上说卢怀慎是伴食宰相,一遇到大事就给姚崇。
      实际上却是小事才是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总理出声,小事副总理管,难道不对?
      卢怀慎作到了,我不跟你争。
      你喊着要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以地方特色为基础,各州府官员竭力而为。
      我就看看哪个州府需要什么,给还是不给,谁想修水利工程,大的财政拨款我不吱声,小的我就签了。
      所以李易才要护着他,看上去是不办大事,小事其实才最重要。
      对外用兵,尤其是顶住吐蕃和防御突厥的军事部署是大事。
      卢怀慎不管,但他却会签署一些各都督府传过来的要求增加一些兵器的小事儿。
      他作得很好,如果不是他生病,姚崇做大事的所有遗漏,他都能给补上。
      这是伴食宰相吗?让人瞧不起吗?难道他要与姚崇争才是正确的?
      故此现在他就听着,反正很多琐碎的事情都签完了。
      “冶炼呢?”李隆基看向魏知古。
      “正在焖焦碳,工匠说,出此计者定胸藏乾坤,心怀规矩。”魏知古大声答。
      “百姓如何?”李隆基又问被召来的裴耀卿。
      “一见到臣就要给臣下跪,臣怕了。”裴耀卿先说自己的苦恼。
      “呵呵!”李隆基笑了,其他几个人莞尔。
      “至少你心说所想,才能在当日言说,不然朕又如何会去李家庄子问策。”
      李隆基很骄傲,看,你们都不行了,我亲自去找易弟。
      接着他说:“要多想,把自己放在百姓的那一块去考虑,朕若去李家庄子去多了,你等不心虚?”
      “臣知晓。”姚崇带头,他确实很努力了,总往外面跑,观察民生。
      可是李易出计策不是什么想和不想的问题,是你问不问的问题。
      谁能想到在开春耕种之前叫人摔泥坯?这根本不挨着好不好?
      问你几十万百姓,冬天一起干什么活儿赚钱,这是人问的问题吗?是问人的问题吗?
      然后那边出来了,制作冰灯、摇煤球。
      接着开春了,还没到耕种的时候,又问几十万百姓干什么活儿。
      那么等着两季收获之前的青黄不接的时候,是不是还要问一下?
      查史书,商鞅变法那么厉害,他都没解决过。
      “还有各州府的账,已经熟悉差不多了,往后一律照着报,涉及到官员考评。
      朕要亲自看,户部那里把图表作出来,叫朕查出问题,家人就都进掖庭宫吧。
      别以为朕不懂,朕很可能会带着账目去灞水畔的庄子,有人会懂。”
      李隆基开始威胁了,自从前两天知道作假账和查假账一些浅显的道理后,他觉得膨胀了,准备审计天下。
      群臣一听灞水二字就悟了,赶紧回去严查,若是说账不小心烧了,就把当事的官员和家人一起抓过来,要么说实话,要么全杀。
      “科举那边如何了?”李隆基今天的问题多。
      “定当为陛下选才,参照灞水的一些地方。”姚崇无奈,四十二个学子全录了,内定。
      “不得徇私。”李隆基强调,随即说:“有那么几个人想强要别人的好处,跑到了那个什么地方来着?”
      “五个,灞水的李家庄子。”张说变身提词器。
      “啊,西突厥十姓近日来……”李隆基很自然地换个话题。
      不过大家明白,那五个去年到李家庄子的学子废了。
      :。手机版网址:

第二百五十四章 今年干旱流火殇(第二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