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二十一世纪元年再回首是百年身(一)[2/2页]

梨园醉梦 沉璧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二十一世纪了。快九十岁的人了,咱们能和儿孙几代四世同堂在一块迎接新纪元,这才是真正的人间至味啊。”
      说罢,她便想拿起茶几上的红豆薏米茶,奈何年岁已老,有些力不从心。女婿高逸凡见状,忙把茶盏递到乔锦月的手上:“妈,您小心。”
      乔锦月笑道:“哎!”
      这一家人,四世同堂的坐在了一起,俨然是一副阖家欢乐之景。
      不知不觉,顾安笙已与乔锦月携手度过了大半生,如今到了晚年,儿孙已承欢膝下,一家人其乐融融。
      他们用他们的半生时光,诠释了锦绣年华空潭月,浮生安稳觅笙歌的静好与安平。
      在即将到来的2000年,乔锦月已经八十五岁,顾安笙已经已经八十九岁。
      两个人,从少年时,少男少女的懵懂爱恋,再到战乱时,痴缠难断的刻骨铭心,又到了太平时,中年夫妇的柴米油盐,最终到了晚年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终于,两个人用了一生的时间,实现了少年时心愿。
      如今的子女和孙辈,亦是各个事业有成。女儿顾念之继承两个人唱戏的天赋,如今她也年过半百,成了文湘戏社的主办人。
      女婿是高海辰和夏漫莹的儿子高逸凡,因高逸凡酷爱传统曲艺,高海辰与夏漫莹夫妇二人便让高逸凡拜顾安笙为师,入文湘戏社,同顾安笙一同学习曲艺。
      高逸凡天分极高,顾安笙与乔锦月亦对他极其看重,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高逸凡年长顾念之六岁,两个人又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长大后的二人互生情愫,便结成了夫妻。
      彼时顾安笙与乔锦月年岁已老,便将文湘戏社交由女儿女婿与其他的徒弟来打理。
      高逸凡与顾念之婚后,生了一个儿子高钦泽与一个女儿高婉若。此时已经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的时候。
      孙辈们是新时代的人,便没有和他们一样学艺,而是专心学习,通过高考上了大学,有了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今,高婉若是一所高中的教师,她的丈夫凌志鹏是公司的职员。
      高钦泽则是外科医生,他的妻子何莉倩是一名厨师,也是高海辰和夏漫莹的小徒弟。
      在新世纪的来临之际,高钦泽和何莉倩的儿子高远帆已经有三岁了,高婉若也怀了五个月的身孕,这个孩子的出生日,就在新世纪的元年。
      看着孩子们事业有成,承欢膝下,一家人合乐,已至暮年的顾安笙与乔锦月都欣慰在心。
      “太祖母,我也想喝。”三岁的高远帆跑到乔锦月的身边,巴巴的望着乔锦月。
      何莉倩见状,温声嗔道:“你这孩子,怎么能喝太祖母的茶,快到妈妈这边来。”
      高远帆望着何莉倩,眨着大眼睛摇摇头,显然不太情愿。
      何莉倩又一次说:“远帆,过来,妈妈说话你没听见吗?”
      乔锦月见高远帆那可爱的模样,不禁心生怜爱,摸着他的小脸,温声道:“没事的,莉倩,孩子喜欢就给孩子喝吧,这红豆薏米茶对孩子没有坏处的。”
      说罢,乔锦月就把茶盏递给了高远帆,高远帆喝了一口,又把茶盏交还给了乔锦月,满意的咯咯笑道:“真甜,真好喝。”
      何莉倩不禁失笑:“你这孩子,快谢谢太祖母。”
      高远帆依言对乔锦月道:“谢谢太祖母,太祖母最好了。”
      见曾孙这可爱的模样,乔锦月与顾安笙都不禁扬起了笑脸。
      高远帆一手拉着顾安笙的手,一手拉着乔锦月的手,天真的说道:“太祖父,太祖母,我给你们唱戏好不好?”
      说罢便装模作样的学着顾念之的样子唱起来:“苏三,离了洪洞县,将,将身来在大街前……”
      小小的孩童虽然唱得调门不准,但戏词却记得极为精准。顾安笙抱起了高远帆,不禁惊讶:“远帆,你是怎么会唱这出戏的?”
      高远帆看着坐在对面的顾念之,咯咯笑着:“封箱之前,在剧院听祖母唱过,我就学会了。”
      顾念之亦惊异道:“你就听祖母唱过一次,就学会了?”
      高远帆点点头:“是呀,祖母唱得好好听,我也要像祖母唱得一样好听。”
      顾念之不由得赞叹:“你这孩子,真是聪明。”
      小小孩童能唱出这传统京戏,顾安笙与乔锦月都高兴不已。
      乔锦月摸着高远帆的脸,慈祥的笑道:“真想不到你这个年岁的孩子还能唱出传统京戏,你要是喜欢,以后就经常随你祖父祖母去文湘戏社去看戏吧。”
      高远帆拍着小手:“好呀,好呀。”
      一旁的高逸凡说:“虽然现在时代变了,但这传统的戏曲曲艺不能遗忘。趁孩子小的时候多给他们培养这样的兴趣,好让日后的年轻也能弘扬传统戏曲曲艺。”
      高婉若亦点头:“爸这话说得没错,虽然我们和爸妈不一样,不是专业从事这一行当的,但是这传统文化的该弘扬,我们还是要弘扬的。”
      “我女儿出生后,我也打算让她从小就接受传统戏曲的熏陶呢。”
      顾安笙满意的点头:“我和你们外婆多年的心愿,现在都靠你们年轻人实现了。”

番外:二十一世纪元年再回首是百年身(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