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生这才知道,方才被塞进手里的是童悦平日里常用的白绫。
黑夜之中,行走不易,周围一点点声音,都被放大。
他们都没有在夜里赶路的经验,只能跟着童悦手里握着她的白绫,不敢有一点放松。
“小心些,现在我们走的是河边。”童悦嘱咐道。
“唉哟”小莲惊呼一声。
与此同时,一声蛙鸣响起。
桑生笑道:“可是踩到蛤蟆了。”
戚玉山分辩道:“应该是青蛙。”
桑生不由得问道:“有什么不一样么?”
戚玉山道:“相较蟾蜍,蛙鸣更为清脆。”
桑生微微皱眉:“这也是书里写的么?”
戚玉山点了点头,道一声:“是。”
一时,童悦停下,对众人道:“嘘,别出声。”
众人方要问,只看前面不远处,一队人马拎着灯笼,往这边过来。
众人看在眼里,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不过,那队人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边,便过去了。
童悦牵动白绫,带着众人重新开始赶路。
桑生道:“方才过去的是什么人,童女侠您知道么?”
童悦哂笑一声:“看着倒向是皇城司的人,谁知道又生什么事了。”
桑生抿了抿嘴,皇城司的厉害她是知道的。那一日,若不是有黄品山皇郎中在,自己指不定怎么样了。
不过,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她们还是赶路要紧。
天边渐渐地泛起的鸦青色,朦朦胧胧地,也能看到一些路旁的庄稼。
桑生两辈子虽说不上四体不勤,却实在是五谷不分。
桑生回首望了一眼戚玉山:“戚先生,这里种的是什么?”
戚玉山微微皱眉,道:“抱歉,天还太黑,有些看不太清楚。”
王示却突然开口道:“是黍子。我小时候,家里每年种的就是这个。”
桑生点了点头,笑道:“那你看,今年的年景,这些黍子长得怎么样呢?”
王示道:“时间还早,看不太出来的等咱们回来了,也就差不多了。”
天,渐渐地亮了,田地里有了劳作的人们,河水里也有了打鱼了渔船。
桑生先一步放下了手里的白绫,小莲、玉墨、戚玉山、王示也就陆续放下了。
童悦伸手一抖,将白绫收回了袖中。
所幸,田地里还有河中劳碌的人们,没有人注意到这边。
童悦示意众人不要跟随,一个人走到河边停靠的一艘船边。
“敢问,您这船是打渔的还是渡人的?”
船夫道:“也打渔,也渡人,您是几位?”
童悦道:“六个人,您呢,将我们往下游送上几十里去,要多少钱呢?”
船夫道:“我这船平日里渡人,也不过是从岸这头,到岸那头,倒没有说往下游几十里的,正经说,您到底是要走多远?您不说个路程来,我们也不好给您定价。”
童悦道:“这样吧,咱们也不拘去多远了,就您这船,顺着往下游,到了中午,能飘多远就有多远,然后您将我们送上岸,然后一下午的功夫,也够您回来了。我给您六十个大子,您看成么?”
那船夫拧着眉毛,盘算了许久,方道:“好吧,不过,我话可说在前头,不知道今儿风顺不顺,要是风顺的话,我许是到不了中午,就得先送您上岸。”
“这是怎么说呢?”桑生走了过来,问道。
那船夫道:“去是风顺,回来时,就是逆风了。要是一样地走到中午,我这一下午的功夫,不一定能回得来。我若回不来,家里的人该急了,我家里几口人都还得等我回来吃饭呢。”
桑生微微点了点头,虽然觉得这船夫另有隐情,却还是对童悦道:“顺风路走得快,人家船夫想早些回来,也不算什么,也没少给咱们赶路,您看,是不是这样呢?”
童悦点了点头,道:“也好,就这样吧。”说着,拿眼睛直看着桑生。
桑生不解的望着童悦。
“船家不打过河钱,钱都在你那里,你看着我做什么?”
桑生微微一笑,从袖中拿出一串钱来。数了六十个大子,交到船夫手里。
童悦这才先后扶着玉墨、小莲上了船。
桑生、王示不用人扶,自己跳上了舢舨。
而戚玉山,看着小船在小河之上漂漂荡荡,不由一阵眩晕,想对童悦求助一声,却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咬着牙,也上了船。
第152章 深夜赶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