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赵先生就让人去盯着他们,看看他们会不会有什么动作。
果不其然,在当天晚上两人就按捺不住了,只见从刘通判家有一人在夜色中走向了左同知家。
还是走的后门进去的,他敲门后,就有人来开门,把人迎进去后,守门的人就四处看了看。
好在他们躲得及时,并没有让那人看到。
而且他们发现进去的人就是刘通判,虽然他回家换了一身衣裳,但是还是被人认出来了。
因为探听不到他们进去到底说什么,所以她们也只能回来禀报赵先生和彭维安。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虽然他们的人潜入不进去,但是依然有人跟着他们的足迹进了左同知的宅子。
彭维安听到那刘通判果然有了动静,可能刚刚那出戏还都是他们自导自演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被困在府衙,想出去商量。
不过刘通判后来从左同知家出来以后,就没有再出去过。
第二天,彭维安和赵先生仔细分析了一下,还是觉得翠丫山有问题,但是又不知道这些问题到底是在哪里。
彭维安没有办法,想不通到底那些人都是去了哪里,怎么会无故都在翠丫山消失了呢。
中午他回家吃饭,脑子里还是在想着这事,孙桢看到他心不在焉的样子,就问了他。
彭维安在吃过饭后,就把这事的蹊跷之处给孙桢说了。
“你是说这些失踪的人里不仅有孩子,还有大人?那那些大人都有些什么特点?”
“这个我倒是没问,应该都是在家里种地的吧,这确实是个疑点。”彭维安感觉自己又找到了一个方向。
“还有怎么所有人的失踪好像都是在翠丫山附近呢,那翠丫山你们真的都找遍了吗,有没有什么山洞啊或是什么密道等等的。”
“密道应该没有,不过我听说那座山上以前有人说是有一座很大的坟墓的,而且已经是好些年前,就有盗墓贼去过,把里面的东西都拿走了。”
“那座坟墓你们去过没有?”
“都找过了,什么也没有,里面确实都已经被搬空了,看起来应该是几百年前的一个大官的墓地。”
“这就有些奇怪了,一般这些官员都有自己的祖坟的,怎么他会一人孤零零地埋在那个地方。”
“是啊,但是那个地方已经被搬空了,至于发生了什么也无从考证。”
“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线索了?”
“还有就是那座山上有一座寺庙,但是只有一个僧人在那里守着,平时也没有人上去供奉,那个僧人经常都下山化缘,还自己种了些菜吃。”
“难不成那座寺庙有问题?”
“之前派去的衙役只说他们把寺庙也都翻了一遍,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可疑的人。
我现在觉得还需要怀疑的就是那座山后面的那些村民,他们既然说自己是几百年前就来避难的人。
&
第342章 翠丫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