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淮王做交易?是淮王不愿意?还是三公子不想?”
萧毅一怔!燕家是保皇党,皇帝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天下太平,最痛恨的是刘氏江山四分五裂。一方大都督和亲王做交易……这种事情,让他怎么回答?万一误会了,怎么办?
燕筝显然也想到了他心中顾虑,苦笑道:“赤阳侯的野心天下皆知!他眼下是怕战线拉得太长,首尾难以响应。所以想拿下燕北壮大自己。
咱们总不能被动地给他打来打去。只要出师的借口够漂亮,我想淮王会心动的。两家联手能还燕北和东北一个太平,陛下肯定乐见其成!否则他吃什么?”
燕筝最后一句:“否则他吃什么?”把萧毅逗乐了!确实天下大乱,自顾不暇,谁还会给皇帝进贡!
“这个道理大都督也懂!可是咱们燕北因为早年北狨屡屡来犯,所以人丁大大减少。现在我们不是愁地盘不够多,而是愁人不够。大都督从不杀降兵,就是想壮大燕北。
多个人就意味着多一块地有人耕。不管抢下多少地盘,没人要地可用?燕北是环境恶劣,可这里是咱们大晋朝的北门得守着,这是谢家祖训!
在民生民计和打仗之间,大都督更注意民生问题。这些年来不打仗,他就琢磨着怎么样提高百姓的生活。以前卧城外是沙漠,现在种满了树木……”
年纪不算老的萧毅述说着谢东风这些年的政绩,一脸慈祥目中闪耀着光芒,就像父亲为儿子的仁心感到欣慰自豪!
燕筝聆听着他口中谢东风的另一面,想到这样一个让人骄傲自豪的男人是自己的夫婿,而且他还愿意为自己示弱服软,心中不免得意!
得意归得意,她认真思考了萧毅说的地多人少,不扩展问题。站在客观角度上看,谢东风是瞻前顾后,顾此失彼。人才不够可以招纳贤士,人不够可以抢,兵不够可以征。
站在谢东风的角度,觉得他可能一是顾虑她家老爹,担心引起猜忌,帝王猜疑;二是没有逐鹿野心。只想守住燕北。三是没有足够的钱财供给,能养得起现有兵马已是不错了。
回太和居的路上,燕筝突然升起一个详细剖析天下局势,如何平定大晋的想法。在这之前她心中已有天下局势概念,甚至有一个模糊的平定统治天下的雏形念头。
在家中时燕侯时常与子女论及天下大势,以及各方诸侯实力脾性,现在又有谢东风掌握的各地军情实况变化信息。她完全可以借助这些已知情况进行分析。
想是容易,真正写出来却是一件极其费脑耗时又繁琐事情。但燕筝是一个想到就要做到的人,眼下也无事可忙。倒不是想让谢东风和燕侯一统天下,而是纯粹想写。
跟萧毅要了军事舆图和沙盘,开始天天呆在书房中。有什么不知道的就询问萧毅,或是请他代为打听。一时间她忙得好像个三军主帅似的,问军情比谢东风在家时还要频繁。
弄得萧毅以为她是关心谢东风,所以才要把各地军况打听清楚,以备不时之需,极力配合。有时燕筝问及的军事问题他不懂,也会请幕僚解答转告。
第五十六章 韩昭反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