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解,他就是个大号的指南针,不过针却永远冲着北!
      而方孝孺又不一样了。
      方老师道德高尚,不屑于实务,嘴炮无敌,口号治国。
      偏偏大明朝廷上面这些人还不是少数,方老师就是那最大号的喷子。
      但可能方老师太正气凛然了,眼里不揉沙子,他看中的人,还真的忠心无二,就是能力有些拉。
      廖化,潘凤、赵括,那可是历史上用生命证实了他们的忠诚。
      哎,大不了以后多下点资源培养,慢慢磨炼,忠臣应该是小心呵护的。
      朱由校最后给两位老师偷偷备注。
      孙元化:自身能力max提携一堆猪队友去对敌。
      方孝孺:自身道德max带着一堆青铜打黄金。
      “要不是朕,”朱由校心里想,“你们俩个妥妥的悲剧啊!”
      他正遐想,孙元华已经进殿。
      君臣对礼,说过套话,孙元华表示对皇帝受到刺杀很关心。
      朱由校表示朕龙气护体浑不怕,周围全是自己人,祖宗保佑睡得香,孙老师你放宽心。
      两个人终于进入正题。
      朱由校挥挥手,让王承恩清场。
      他这才问道。
      “孙老师,周围都是我的心腹,外人也无法窥探这里。”
      “请老师教我,如今朝廷上错综复杂,该如何破局?”
      孙元化两只眼睛闪烁,若有所思。
      他这个级别的高官自然有消息渠道。
      昨晚皇帝乾清宫受到外来天国刺客刺杀,皇帝毫发无伤,刺客受伤逃窜。
      事后人们发现,那不起眼的王承恩及手下竟然是入门级大武师,总共有九人!
      皇帝还趁机将乾清宫里里外外的人换了个遍。
      最让人惊奇的是,这些顶岗的太监和宫女,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竟然全都是清一水的武夫境。
      这等实力,虽然还坐不稳龙椅。
      但是一个受宠的王爷也不过如此。
      要知道,朱由校之前可是被两宫皇太后严防死守十几年,孙元化这名正言顺的帝师都没能给小皇帝上过几节课。
      朱由校居然能攒下这样的实力。
      小皇帝的隐忍和权谋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
      孙元化沉思片刻,缓缓道来。
      “陛下,现在天下形势,就是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一起发作,如果不能尽快平定内廷,恐怕形势堪忧。”
      周围没什么外人,孙元化也放飞自我了,虽然说话遮遮掩掩还很隐蔽,但是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他介绍,国家如今江河日下,在先帝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祸端,先有李自成等反贼,后有曹操等权臣,都是在那些时候初成气候的。
      偏偏先帝驾崩后,吕雉和武则天为了弄权,又迎立了朱由校,搞了垂帘听政。
      这十几年下来,朝廷上官员们也分化成许多党派。
      最弱的自然是方孝孺、孙元化这一派帝党。
      然后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自然有一堆后党,然而糟糕的是,后党还分东西二宫,分成了两派。
      除此之外,帝国勋贵掌握紫禁城守城京营,虽然腐朽,也算一股势力,他们效忠的却是日益成年的朱玄武,毕竟朱玄武才是真正的先帝子嗣。
      而朝廷为了应付不断壮大的四方反王,只好不断放权。
      曹操、赵匡胤、董卓、安禄山以团练起家,各镇一方。
      到如今,反王成了气候,四个权臣也隐隐有独霸一方的藩镇气象。
      这十几年拉锯战打下来,他们有兵有粮,已经尾大不掉,甚至还和本来讨伐的反王打成了默契战。
      朱由校都无力吐槽了。
      眼前这形势,还不如满清慈禧当政的局面呢。
      起码那会儿,慈禧一个人代表着八旗,就是满清皇室最大的山头,占据中央,能从全国吸血给满清延寿。
      对下,她分化瓦解汉族权臣的实力,官帽子发的满天飞,大家都一般大,谁服谁?
      就这么把满清的破房子硬撑了几十年。
      自己这儿呢?
      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就有俩!
      一个有亲儿子,一个据说有贴心的小叔子。
      妈的,这事情,不好整啊!
      亚历山大!

第27章 局势分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