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这车我要了,咱们去付钱吧!”
陈卫东的手拍拍这,又拍拍那,对眼前这辆飞彩三轮农用车很满意。
来到柜台边上,孙红梅拿出票据来写了起来。
曹成功早已不见踪影,估计是今天丢脸了,跑到哪里躲着去了。
正当孙红梅准备写金额的时候,陈卫东突然伸出手阻止了她。
“同志,咱们不是有政策吗,农民买农用车,可以政府补贴500块钱。”
陈卫东说完,伸出手指了指一旁墙上贴着的扶农政策公告。
“啊?”孙红梅一脸懵,她还真没遇到过这情况。
这飞彩农用车定价3000块钱一辆,根本就不是农民兄弟能买得起的。
来买这车的,都是那些国营厂的车间用的。
从来就没有哪位农民兄弟来买过这飞彩农用三轮车。
“既然有政策,咱们就得按照政策来,对吧,同志?”
陈卫东笑着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来,往柜台上一拍。
我是农民我骄傲!
孙红梅拿起来一看,果然是农村户口!
最终,陈卫东凭借着农村户口,仅仅花了2500元就买到了一辆飞彩农用三轮车。
付款的时候,陈卫东忍不住笑出声来。
得亏这没签合同,签了合同的话自己的户口也要落到厂子里成为城镇户口了。
那就不能以农民的身份买这三轮了,那可要多花500块钱!
感恩国家的扶农政策!
骑着这辆农用三轮车,陈卫东来到了一间工厂的大门口。
真真糖厂。
这是一家私营的果糖厂,老板是南方人。
他是看中了胶阳县出产的水果比较好,建了这间果糖厂。
陈卫东记得,就在两三个月后,这间果糖厂就倒闭了。
倒闭的原因无非是因为物价上涨,果糖的原材料水果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可市场上的奶糖对果糖的冲击很大,所以果糖的销量十分不理想。
倒闭也是情理之中。
产业转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在这种物价大涨的风口上。
可这对陈卫东来说,倒成了一件好事。
“林厂长,那咱就说好了,这一间库房我租你半年的,租金三百块,咱们签个合同吧。”
陈卫东和眼前的小个子中年人握了握手。
“陈兄弟做事果然讲究,那咱们这就去我办公室吧。”
林家宏一脸愁容,强挤出一丝笑容来和陈卫东握了握手。
随后,便领着他去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在厂房另一侧盖了一排白墙小平房。
这糖果厂的规模可是相当不小,占地足足二十亩。
当时县府也是为了吸引外地资金,特地批了这么大一块地给林家宏。
这块地的位置相当好,就在老县城区的南侧。
紧邻国道,交通运输便利。
只可惜现如今因为这次物价大涨濒临倒闭了。
这不原本两大间库房,基本都已经空置了。
正好陈卫东要用到库房,索性就租给他一间。
300块钱的租金,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可也聊胜于无啊。
这厂子开一天就是一天的费用,一分钱不进账,那就是干赔啊。
合同签完,陈卫东点出300块钱抵给了林家宏,接过他手中的库房钥匙和工厂大门钥匙。
现在工人都放了假,只留下林家宏自己和一个看门大爷,守着这个即将完蛋的厂子。
林家宏最近也是想办法筹措资金,想要试着抢救一下。
当然陈卫东知道,已经没有奇迹了。
陈卫东进到库房里,把里边打扫的干干净净,半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中午随便对付了一点饭,陈卫东就骑着农用三轮出门了。
他的目的地,是胶阳县的黑市!
自从上个月价格放开后,这黑市也不再是黑市了,成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市场了。
陈卫东对这里还是比较熟悉的,他的目的地可不是路边这些卖油盐酱茶桌椅电器或者其他小玩
第9章 准备就绪,开始囤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