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叔,礼棚中的那个女人是谁?”
      杨朝升问起的这个女人。
      估摸将将三十出头的年龄。
      她穿着一件刺绣着大朵牡丹的缎子面旗袍。
      旗袍衬托出她那好到爆炸的曼妙身姿,曲线惊艳,又端庄优雅的不落俗套,着实是尽显了东方女性的韵味。
      她有着一头当下华夏大城市才能做的大波浪。
      扎眼,她在台上的那群人里相当的出挑,相当的扎眼。
      “她就是戴小乌的妹子,鸡笼寨的那位压寨夫人。”
      李不识小声的回答后,反问道:“怎么,你认识她?”
      “不认识,我只是对她和她身边的那两个人很感兴趣。”
      这个鸡笼寨压寨夫人的身边站着一男一女。
      他们身上穿着的是漂亮国新式的小翻领毛呢军官服。
      “这是刮民裆那边派来的人?”
      “对,就是他们的人。”
      自个儿大侄子的嘀咕,没有逃过李不识这个做叔叔的耳朵。
      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李叔,估计你也瞧出来了吧?”
      “嗯!看来这次的事儿不是菌桶,就是钟桶搞出来的。”
      “叔,眼看着这倭国人就要死球了。
      可不能让这帮子躲在峨眉山上的家伙,把咱们的胜利成果给摘了去。”
      很显然,上层建筑里的那批人,已经能够把握战争的走向了。
      一场新的,大范围的布局即将开始。
      只有杨朝升知道,刮民裆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的。
      因为他们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
      他们就赢不了。
      刮民裆菌桶那些敢于为国奉献的精英,在对倭国的谍战中基本上消耗殆尽了。
      现而今,南方有一句名言都传到北方来了。
      “菌桶,钟桶都是饭桶。”
      话糙理不糙,形容的很贴切,也道出了刮民裆的窘境。
      ……
      这个时候,有个鸡笼寨的当家的拿着个传声筒,走到了擂台中间。
      大伙儿都叫他大口九,今儿他来负责喊话。
      可见他不但口大,口气大,嗓门子也大。
      从他嘴里说出的比赛规则更加的让人骇然。
      “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爷们儿。
      今儿不管你是天南的,还是地北的;是咱华夏的,还是国外的。
      只要你来到此地打擂,咱鸡笼寨就一视同仁的对待。
      功夫是杀人技,打擂死伤个把子人,那是在所难免的事。
      咱狼青山鸡笼寨,天不敢管,地不敢收,是个三不管的地界儿。
      所以,那劳什子的生死状就没必要签了。
      人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各位老少爷们,上这擂台前可得想清楚咯!
      是个人都得对自个儿负责不是?
      规矩也不是没有。
      两条。
      一是,不允许用毒药伤人。
      二是,不能使用热兵器。
      何为热兵器?
      弄不明白的,自个儿去问别人。
      反正咱不管。
      如果谁要是违反了这两条规矩。
      看见没,绑到那边的木十字上点天灯。”
      大口九指了指一处靠着崖壁的地儿。
      那儿阴森森的立着一溜木十字架。
      大口九吁了口气。
      他接着喊道:“上了擂台,双方自报名号。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拳脚功夫想咋整就咋整。”
      “好了,我也就不多废话了。”
      “这就有请八爷派一个高

第四十六章 打擂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