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7章 唐晓月主动上门请教杨文静[1/2页]

重生之回到八十年代,老婆自杀前 竹里飘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了约莫三十分钟,陈同牵着杨文静的手悄无声息的走了。
      唐晓月手里拿着书,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两人的亲密的背影,一瞬间眼眶里就挤满了眼泪。
      为什么?
      她爱而不得!
      “陈同,我觉得晓月姑娘的教学有点问题。”杨文静非常认真的说道。
      她是上过学的人,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上了一年。
      陈同为清河村的孩子能上学,出钱出力的,还要当他们的体育老师。杨文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想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
      “媳妇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呢?”陈同问道。
      “刚才的语文课,句子的重点说错了,词语解释的也不对。可是当着那么多孩子的面,我就没开口。”
      “最基础的知识如果讲错了,对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影响是很大的。”
      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方面,整个清河村除了杨文静还有杨素梅家的二丫,没有人系统的上过学。
      “要不......”杨文静顿了顿,道:“我来教孩子们吧。”
      陈同摸摸杨文静的脑袋,道:“媳妇你的好心我是知道的,可是你马上要生娃了,哪有时间教孩子们。”
      其实真要说起来,杨文静的确是教学村里的孩子第一人选。但,的确是不合适的。
      先不说唐晓月心里咋想,就是对孩子们也有影响。杨文静教孩子们属于一步一个脚印,可以将基础打的非常牢固。一旦杨文静生孩子,唐晓月必须得接班,属于高开低头。
      唐晓月的教学绝对不会是和杨文静在同一个层次,从一个十分优秀严谨的老师忽然变成了一个‘野路子,那后果可想而知。
      既然如此,那不如接手就是‘野路子,唐晓月可以去县城学习和深造,这部分的钱陈同来出,老师和学生一起进步,也是一件美谈。
      百年树人,教育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下,是要靠一代代人的努力的。
      小山沟比不得京市,步子不能踏的太快,文化底蕴的积累和传承更是如此。
      杨文静有点小小的失落和自责,她怀孕之后,真的是一点忙都帮不上陈同,知识的教学本就是下乡知青任务的一部分。
      现在自己只能看着干着急。
      陈同看出杨文静的心态变化,笑道:“你虽然不能教学孩子,但是你可以教唐老师呀,我下午跟她说一下。”
      杨文静竖起右手伸出小拇指道:“拉钩,可不许骗我,咱们一定得让大山里的孩子有出息。”
      陈同伸出食指刮了一下杨文静高挺的鼻梁,道:“好的,拉钩一百年不许变,不,一千年不许变!”
      杨文静‘咯咯的笑了。
      不多时,两人来到了盖学堂的地方,也就是二哥陈浩才建了不久的新家,村子里的不少汉子都在帮忙。以前伫立的三间茅草屋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半人高的石头围墙,地面也做了夯实处理,铺了一层比较平整的石块。
      陈步林看到陈同和杨文静,擦擦手上的灰,问道:“你们俩怎么回来了?”
  &nbs

第417章 唐晓月主动上门请教杨文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