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5章 要是有0.1nm制程工艺多好[2/2页]

为了彩礼,开局研发石墨烯电池 极空之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到江明的嘲笑,此人忍受不住了,开口质问道。
      “那我问你,碳基电池,在市面上有类似的产品吗,有能达到相同技术标准的吗?”
      江明反问道。
      “没有,碳基电池是我们自己开创的,甚至于石墨烯电池,也是我们自己研究的。什么时候,我们的技术路线,要跟着他们走,他们的就是正确的吗?”
      见到对面没有说话,江明反口问道。
      “各位,你们要记住,我们这是开创性的研究,要解决的,就是悬而不绝的问题。别人的技术和产品,只是参考。”
      “不能因为跟着别人学步,就不知道回家的路了。我们只是学本事,不是被人牵回家当牛做马!”
      江明掷地有声地说道。
      “好!”
      有技术人员,忍不住开口称赞。
      接下来,全场起立,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眼见众人的反应,王明阳有点目瞪口呆,眼见会议无数,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仔细一思索,感觉江明说的很有道理。
      确实就像江明说的那样,我们由于落后太多了,整个隔膜的市场,大部分的情况下,夏国的企业都是在学步。
      学的多了,都有惯性了,有点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要学。
      不管怎么说,走路是一项技能,不能走的方向都被人主导了。不然,即使技术再强,也永远是跟着别人走。
      对此,江明也是一阵的感慨。
      自己没有看错人,王明阳老爷子找到的这批人,真的没话说。
      接下来,江明主导,带着众人攻克其中的难点。
      “江总工,关于您说的这种添加剂,有没有应用的先例?”
      首先就电解液的问题,江明是拉着众人讨论个不停。
      按照江明的规划,是要开发一种特殊的添加剂,用于控制整个电解液。这种添加剂,众人可是都没有听说过的。
      讨论到激烈处,有技术人员提问道。
      “暂时没有,但是理论上分析是行得通的。”
      “江总,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按照我们的想法,最好先将此项技术,在其他项目上进行验证,确定没有问题了,再逐渐地导入新的产品中。”
      技术人员建议道。
      “按照道理来说,是应该这么做的,但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目前最缺少的是时间,每拖延一天,对于行业的打击就很大。”
      王明阳在旁边解释道。
      是啊,留给众人的时间不多了,没有机会慢慢地验证了。
      新材料的开发和验证工作要同步进行,确保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
      “喏,新型添加剂的事情,就按照这个思路来,你们去验证,然后试制样品,有什么问题的话,及时和我反馈。”
      江明将大体的思路交代了下去,然后让负责电解液开发的负责人,带领着团队,即刻进行验证。
      至于隔膜的改善,他们这些人就不用参加了。
      按照江明在科技树中得到的传承,实际上电解液的问题很好解决,但是传承中,给的技术,都太高端了,直接套用不合适。
      比如说,有一种电解液的添加剂,就可以很好地满足抑制热失控的能力。但是这种添加剂,需要一种名为罗英石的矿物。
      江明是查遍了所有的材料,也没有找到这种材料的出处。
      江明推测,大概率,这种材料,是一种独有的材料,在水蓝星,是没有的。
      还有一种空气电解液,更是性能优良,可以满足要求。
      但是这种空气电解液,技术要求太高了,按照夏国的水平,是很难成功的。
      这种电解液,顾名思义,就是以空气为电解液,达到离子导通的目的。
      至于如何让空气导通离子,就是其关键点。在其内部,有着一套复杂而精密的半导体设备进行控制。
      本质上,就是在电池内部,都装了一套控制系统。
      这套控制系统的程序,是已经提前设定好烧录进去的,可以自动地运行。
      这套控制系统,怎么说呢,本质上是半导体系统,要想做成功,需要极为强大的半导体能力。
      目前,水蓝星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制程能力,好像是2nm。
      当然,这种最先进的光刻机,夏国是没有掌握的。
      但即使能够达到2nm的生产工艺,想要制作这套半导体控制系统,也是无法实现的。
      因为这套系统,最低的制程能力要求,是0.1nm。
      别看两者相差的数值不大,但实际上,有着鸿沟般的差距。
      要知道,2nm的工艺制程能力,差不多是水蓝星的极限了,想要进一步的突破,需要技术科技,获得重大的进展。
      按照现在水蓝星的技术发展,短时间内,是不要想了。
      想到这,江明有点心动,是不是要往光刻机方面转。
      因为按照江明得到的技术,半导体产业,那是相当有用的。
      当半导体技术,突破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一切的微小型化,将变得更加的常见。
      就像三~体中所描述的,一个质子内部空间展开,其面积,可能比一个星球还大。
      虽然现在的科技水平达不到这种程度,但是0.1nm的制程能力,能够保证大部分的微型控制系统的生产,都没有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纳米机器人。
      可编程的纳米机器人,不是简单的酷能够形容的,在医疗领域,那可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想想以后,身体出现问题后,纳米机器人钻入人体的血管中,找到病灶,然后将其消融,这种技术,想想都大有前景。
      有了纳米机器人,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将变得简单得多。
      甚至于,利用这种微观的改变,可以实现诸多在宏观世界,看起来像是超能力一般的现象。
      就比如喷火,喷水,加热等功能。
      这么一想,江明感觉这种微观的世界,有趣得多了。
      甚至于江明在想,是不是微观世界,就是人为改造的世界。
      很多的现象,我们感觉不可思议,是不是就是无数的微观原住民,在用他们的科技,影响着宏观的时间。
      我们宏观世界表现出来的现象,很可能就是他们活动的表现。

第75章 要是有0.1nm制程工艺多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