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主战场,倒是分布的还相对比较合理。
但是仔细一看,这一次亚欧承担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因此主战场太过于密集了。
在这五个主战场当中,我国的昆仑区域,算是面积最小的区域了。
这也意味着,即便同是主战场,昆仑区域的压力也会相对小一些。
理由很简单,因为空间缝隙开启的范围没有那么大,这样一来,兵力进入的数量也会少很多。
一般来说,越强力的战区指挥官,带领的军队也应该是越多的,所以昆仑区域,可能会是压力最小的主战场了。
这对我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了。
也不对,只能这样说:
现在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有一个主战场在国内,好消息是,这个主战场规模比较小。
由于昆仑主战场完全在我国的国内,而且是规模最小的一个。
因此世界会议决定,对于这个主战场的战斗防御,就完全由我国一国承担。
同样的,作为规模倒数第三大的黄石公园战区,则由漂亮国一个国家承担战斗。
规模倒数第二大的墨东歌南部区域,则交给了南美洲诸国与减拿大国共同承担。
最大的问题在于规模第二大的亚丁湾区域。
非洲诸国的军事实力相对较差,人口却很密集,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而且亚丁湾区域地形也很复杂,还会涉及到海战的问题。
非洲的海军,就更不用说了,几乎等于没有。
最后亚丁湾战区的工作以中东非洲诸国为主,世界各国派兵共同参与战斗。
很多同志也许会有印象,九十年代末全球几乎都在向亚丁湾派出部队,原因就在于此了。
而规模最大的主战场,就是伏特加国西部的广袤区域了。
说是伏特加国的区域,实际上还有一大部分战区已经蔓延到了西部诸国了。
这个战区规模过于庞大,而且处在欧亚大陆的心腹之处,位置确实有点要命。
所以最后决定,由欧洲诸国与伏特加国共同对这个战区进行作战规划。
当然了,由于这个战区大部分是位于伏特加国的,因此伏特加国肯定是要承担的更多一些。
而在伏特加国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为涉及到军事力量的部署以及一般平民的迁徙。
再加上伏特加过西部地区本身就有些不太安分,比如受到过吸血鬼叛乱事件的影响。
结果后来,伏特加国的西部地区就脱离的伏特加国,成立了若干个小国,准备各自为战,希望接着位面战争,彻底独立出来。
这就是九十年代伏特加国发生过的那次剧变了。
这个时候,我们对于昆仑区域的工事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了。
当年鬼村事件中弄到的经书,这一次算是有了作用。
范围的空间传送能力,让我们在昆仑区域运输材料和运输武器的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在各项工作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高层也在斟酌各项作战指挥官的人选。
 
第555章 五个主战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