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40 章 急召大臣(剧情)[2/2页]

清欢百味 棠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顾三老爷倒也告诉过他。但这只能算是傅大人自个儿观察得出来的结论而已。
      眼下,这可是陛下亲口承认了。
      还是在这太子未定的时候。
      这就很难不让人联想,陛下是否有别的意思了。
      薛盛之继续道:“而且你还记不记得,就前段时间,宫里的小宋美人又生了个皇子?陛下本就子嗣稀薄,而这三皇子的生母,那可是和贵妃同出一族的。文昌侯爷还能不着急?只怕这会儿急得都要跳墙了!”薛大人同样是定国公一队的,立场不同,薛盛之私底下对文昌侯自然也没多少尊重。
      顾辞舟了然地点点头。
      薛家是彻头彻尾的寒门,但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因为如此,反倒投了宫里那些同样出身穷困的太监们的缘,尤其是皇上身边的高公公,与薛家乃是同乡,关系当然也就更亲近几分。
      虽然身为太监,还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高公公不能与大臣交往过密,但偶尔透露几个“无关轻重”的消息还是无妨的。也因此,薛家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的。
      譬如这小宋美人生了皇子的事儿顾辞舟知道,但是陛下亲口的那一句二皇子类他,因为宫里的门向来关得比较紧,知道的人倒是寥寥无几了。
      那么如此看来,文昌侯这般着急倒也难怪了,顾辞舟暗自思忖着。
      文昌侯不比定国公。定国公是本就大权在握,乃那簪缨世族,钟鸣鼎食之家,像这贵妃,初初入宫就是妃的身份。而文昌侯却是父凭女贵,凭借着皇后母族的身份才平步青云,连这侯爷的爵位都是后封的,哪里比得过定国公一家几代的传承?
      本就根基薄弱,现在又看势头不妙,自然着急上火了。
      顾辞舟这般想了一通,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觉刚才光顾着和薛盛之说这些事儿了,眼前的书册资料是半份也没整理。
      顾辞舟:“……”
      “糟糕。”他说。
      还在长篇大论、不过所说的已经是他自己对于宫里这些事儿的思考的薛盛之停住嘴,拿起桌上已经冷了的茶盏一饮而尽,而后奇怪道:“你怎么了?”
      顾辞舟面沉如水,匆匆低头翻书:“你还记不记得,先生是让我们来整理《永康广纪》第二卷需要的那几份资料的?”
      薛盛之:“……”
      “糟糕。”
      在书堆里整整翻找了一天——确切一些说,应该是半天多——最后还多留了一会儿,顾辞舟和薛盛之两个总算把今天要整理的那一部分资料都整理完了。回到家的时候,顾辞舟只觉得身心俱疲,恨不能倒头就睡。
      但他还是先去见了顾三老爷,把今天上午薛盛之同自己说的都一一告诉了他。
      顾三老爷闻言却也没说什么,只是沉吟片刻,而后挥挥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顾辞舟点点头,也没坚持,一方面是他实在有些累,一方面也是该说的他都说了,留在这儿也没多大作用,便只应了一声就告了退回了远清居。
      他一路往回走。顾家这会儿主子都走得差不多了,自然也不会点那么多灯,四下都是暗暗的,只点了廊下的灯笼,于是一如既往灯火通明的远清居就显得格外醒目,他远远地就瞧了个一清二楚。看着看着,顾辞舟心里竟荒唐地生出几分期待,而后又被压了下去,被一点点失落所湮没。
      ……容与不在顾家的。
      唉。
      他有些……想她了。

第 40 章 急召大臣(剧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