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修言这一段时间一直都两头忙,有的事根本就没想到,全家吃饭的时候,柳修文突然问了一句,“二弟,学堂要用的书籍订了没?学堂都建一半了。让他们自己买书估计是不成,我想着还是学堂出,书就算学堂的,以后每届的学子都能用。”
话问完就看到脸色尴尬的柳修言,就知道他肯定是没想到这。
“不止书本,笔墨纸砚这些,家长们估计也买不上。”姜晴补充,村民有点钱都投进酒楼去了。
柳修言确实没想到这个,不自在的咳嗽了几声。
笔墨纸砚?柳修言想到村子孩子的数目,人手一份的话,他肉疼,太贵了!现在的钱基本都在酒楼建设那边,没有多余的一笔来支付。
有了!既然买不起,咱就自己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大哥你楷书写的好,先把启蒙书写一套出来给吴师傅雕刻。吴师傅如果忙不过来把李家父子也叫上。”木匠应该也会一些雕刻的吧?
柳修文听到这就知道柳修言要干嘛了。“自己印刷!”
姜晴也明白了柳修言想干嘛。“你不会还想自己造纸吧?是不是毛笔和砚台也自给自足?”
柳修言笑道:“难道不行?这个成本最低不是吗?初期也不需要质量多好,能用就行。等以后制作工艺纯熟了,质量也会上来。”
历史课本上提到过古代农民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是他们青岭村不一样,他们自产自用的同时还能外销。比如这个造纸,以后不管纸张质量好坏,都能卖出去,好一点的卖给读书人写字,差的当草纸卖。
“那...你知道工艺流程吗?”柳修文心中怀疑,朝廷虽然没禁止民间制造。可是这技术也没向民间公布出来,都在朝廷和几大皇商手里。
“大哥忘了我之前在哪个部门了?在工部清闲的时候,我就查看了工部存档的各种资料。”柳修言用工部做借口。
他这次没有去空间查找资料,因为在现代的时候,他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过一条链接写着人类纸业的\"活化石\"。他一时好奇就点进去看。
里面内容是写和田地区墨玉县的桑皮造纸技术。他记忆力不错,大致步骤还记得。
既然有了主意,柳修言也没耽搁,当天就找了几人去山上割树枝皮,然后泡在水里沤着。
几人都不知道村长要干嘛,不过还是认真的按他说的做。
王志明也在这几人之中,他忍不住开口问柳修言。
柳修言本就想让他来管这个事,自然不瞒他。等建房组那边完工,就让造纸坊建起来,也不用占用现在村里的房子。
王志明知道这是个学堂用的纸,自然上心,当下就表示会管好。
第二步,待软化后剥除树皮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里层白色的树皮,再将树皮放入加满水的大铁锅中熬煮,边煮边搅,直到树皮煮熟软烂,再混入土碱,使之更加软化。
第三步,捞出煮好的树皮放在石板上,用木槌捶捣,边捶边翻,直至树皮捶至黏糊状。
第四步,准备一个大木盆装上大半盆的清水,将捶至黏糊状的树皮放进木桶内,拿一根木棒伸进木盆不断搅拌均匀,待到树皮浆充分搅匀,并用筛子过滤掉渣滓之后,桑皮纸的原浆就算做成了。
&nb
第81章 造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