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两边的气氛都僵持了下来。只剩洪沟村的女人在哭泣。
柳修言拉过喊来周海后,就站到自己身边的石头,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石头机灵的小脑袋瓜点了下,就挤开人群,到前面给他爷爷传话。
王老听到孙子的话,摸摸他的头,示意他到后面去。这才开口道:“其实我们村的情况也差不多。你们可以问问在我们村的亲戚,他们愿意借就借吧,我绝对不拦着,至于你们说的我们村里有粮食的事,这有可能吗?”
既然是村里的人说出去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
青岭村的人在心里回答,可能,他们还有粮的,虽然不多。
村里个别女人听到村子让他们自己解决,心里很担心,如果娘家人真的找上门,丈夫知道是她给说出去的怎么办?不会被休吧?
听到王老的话,对方有的犹豫,有的不相信。
“王老,可是我们明明听说你们村卖了野猪,得到不少的银两买粮食。“
王老不慌不忙道:“这话你们信吗?哪家会把粮食会放在村里保管。是,我们是打到了野猪,买了粮食。不过这粮食是替村民买的,早就发下去了,三千斤粗粮看着是多,可我们村人口也多啊,分下来每家只有二十斤。这会吃的也差不多了。”
他们还真信了王老的话,看看他们青岭村的人虽然也和他们一样面黄肌瘦的,可精神头看着还行。
每家二十斤,干旱至今,可能真的没有多余的。
“至于水的话,我们村井里还有些水,可以给你们一些,不过不能太多,每家一天一瓢水,你们三天来一次,怎么样?“
王老说着话,心里却想:还是柳先生的办法好,半真半假的说,不能直接借粮,可以送水。这不他们没话说了吧。
最后的结果就是,那边的人还是不能进村,但是他们村里的人能出村,让他们亲朋好友自己商量,至于村里有粮食的事,男人们也不笨,王老都说着那么明白了,当然是跟着王老的话说。水也是三天到村口领。
等两边的人都散了后,王老喊了村里几个族老还有几个年轻人到他家商量事情。柳修言自然也在其中。
王老第一句就问柳修言“柳先生,现在暂时哄住他们了,接下来怎么办?”
“这天多久没下雨?”柳修言没头没尾的来了一句
虽然不知道柳修言为什么问这个,王志明还是回答:“从最后一场雨之后,有三个多月了吧?”
“三个月多吗?”柳修言沉默了会才道:“当今赈灾的命令不知道下来没有,也没有听说官府放粮的消息。按照这个情形,我估计再坚持一个月可能不到一个月。”
听到柳修言说官府开仓放粮,几个人都一喜,又有些不敢相信。
“官府真的会开仓放粮吗?”周海文道,他经常到附近去收猪,还是有几个朋友的,没听说官府要放粮的消息,而且还听说,有的人成了流民跑到县城去抢粮,官府都没管呢。
“当今如果不想看到黔州暴动肯定会赈灾,官府现在没动静,不是正在筹粮就是在等上面的命令。”柳修言回忆原身几次见到皇上的情形,虽然不能说爱民如子,但当今皇上也算是个合格皇上,在位的几次天灾都有派人安抚。
“现在我要担心的是,今天洪沟村的人来了,听到消息的杨泰村,过后可能也要来。”
青岭村附近就两个村子,一个洪沟村、一个杨泰村。三个村子祖祖辈辈的有不少人家联姻。既然洪沟村的人知道的事,杨泰村也肯定知道。
“像今
第33章 应对之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