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48 章 婚事[2/2页]

山河故人[民国] 江问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允蘅嫁出去是否有些不妥当啊?”顾鹤卿看夏知白离开后问。
      “陆家家风清正,将允蘅嫁过去也对得起世昭。最重要的是,我们两家,一个是钱,一个是权,现在形势所迫,必然要联合起来的。三分感情,七分利,天下的事情,大抵都是这么个理。”
      婚期定在两个月以后,虽然夏知白知道,在女子平均结婚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民国,像她这样二十多岁的已经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但也不用把她像个烫手山芋一般扔出去吧。
      白梦洲那边迟迟还没有消息,最终,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她决定自己想办法跑路。
      但她不识路,而且这里大巴,火车,飞机一样都没有,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船。所以她没有马上动身而是决定先从长计议,一边慢慢攒钱一边摸清楚路线。
      就这么到了夏末,婚期将至,适逢祖母大寿,顾家请了戏班子来唱戏。那时候,她的厨艺已经有了起色,小娘让她绣的嫁衣也绣完了。乡里有人来兜售小猪仔,夏知白养了一只在后院,为了让小猪仔有危机意识,她给它取名叫作叉烧。
      那天她正蹲在地上给叉烧喂萝卜,余光看见一双缎鞋向她走过来,抬头一看,是慕笙。
      “许久不见,顾小姐可还好。”他微微附身做了个揖。
      夏知白很高兴可以再见到慕笙,但他一向对她无理惯了,这次这么有礼貌,倒让她稍稍有些无所适从。
      余的日子,慕笙常常找夏知白说话,偶尔会教她扇子功,但夏知白不是个聪明的徒儿,学了许久也学不会。
      “你能带我去街上吗?”一日,夏知白忽然提出。
      “可以是可以,但你是要去街上做什么?”
      “嗯……就是随便逛逛,你知道,我很难出去。”
      其实,夏知白是想去街上探探路,踩个点。自从上次看戏以后,大伯母对她管得更加严了,很少同意她外出。
      慕笙想了想:“好吧,我有办法。”
      他拿出了一套男装让她换上,她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用一盒饼干贿赂了茵茵,求她穿了她的衣服背对着窗坐在案前绣花。
      将一切布置妥当,她和慕笙从后门逃了出去。
      传统的江南街市,蜿蜒的青石板路还带着雨后的湿润。他们经过桥边的茶室,夏知白耳尖得听见里面有人在谈论顾家。
      讲着讲着就说到顾家小姐二十多岁还未嫁出去的事情。
      一个精瘦的男人说,“顾家有权有势,做顾家的女婿就是踩了登云梯了啊。”
      他看向边上的一个男人:“要是你的话愿不愿意娶这顾家小姐啊?”
      “算了算了。”他摇摇头,“我可攀不起这顾家的门楣。做他家女婿怕不是要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话说这顾小姐都是老姑娘了,莫不是有什么隐疾?”有人问。大家议论起来,其中不乏下流的揣测,茶馆里闹哄哄的像一锅沸腾的开水。夏知白没想到男人们也如此爱八卦。
      “照你们这么说,这个顾小姐岂不是谁娶谁就倒霉么?”夏知白故意高声说了一句。引得众人的目光都纷纷看向她。
      “那倒也不是,不论这顾小姐有何隐疾,只要能忍得一时,仰仗这顾家,等平步青云了,再多讨几房姨太太不就完事了么。各位觉得我说得是不是啊?”一个人耍滑头得说道。
      其他人附和着笑起来。
      “我们还是走吧。”慕笙觉得这些男人说的话有些不堪入耳,拉了拉她的袖子。
      夏知白和慕笙走出茶馆,看到有卖糖画的摊子,围了许多人。
      “诶,我想买个糖画。”
      “你想要哪个
      “嗯……那个兔子。”夏知白指了指,“你待在这里等我,我去边上的糕饼铺子转转。”
      “好。”慕笙乖乖答应了。
      夏知白钻进人群,和路人打听码头的方向后往一路往码头走去。
      糖画做好了,慕笙拿着糖画左右张望,不见夏知白的身影,他原以为她在附近的铺子里,没想到转了几圈也没有找到。
      慕笙有些失落得垂下了拿着糖画的手。
      夏知白走到码头,挤进人堆。从窗口买了去杭州的船票。又从人堆里挤出来。她小心翼翼得将船票放进包里。
      “允蘅。”慕笙站到她面前,投下的影子罩住了她。
      “你怎么来了”她想解释,“我,我走着走着就到了这里……”
      他拉过她的手,将糖画放到她手里:“有点化了。”
      “对不起,我骗了你。”她忽然愧疚起来。
      “你来码头是做什么?”他抬眼看航运公司的牌子。
      “我不想结婚。”
      慕笙沉默了一会儿,看着她说:“我可以帮你。”

第 48 章 婚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