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0 章 学费[2/2页]

山河故人[民国] 江问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然后晚上睡觉的时候把手吊起来缓解。
      那次比赛,最后她拿到了金奖,却没有一点高兴。
      妈妈打电话回来说妹妹生病了需要照顾,不能来看她的表演了。
      司机把她送回家,说是家,可只有她和保姆两个人住。
      然后,她砸掉了家里那架钢琴,再没碰过乐器。
      想当初学钢琴,烧掉了不少钱,也够买套房了,而如今,她用这技能赚一笔连一个月房租都可能付不起的酬劳,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她将思绪从往事的回忆里抽出来。弹着弹着也渐渐入了佳境,音符流畅得从指尖流泻出来。
      舞客们也沉浸其中。
      那个拉肚子的钢琴师从厕所回来,远远的给夏知白竖了个拇指。
      最后,“啪”一声,当灯亮了起来。
      大家才发现钢琴师换了一个人。
      夏知白愣了一会儿,马上又恢复了淡定站起来朝大家鞠了一躬
      歌舞厅里响起掌声。
      不远处,白梦洲眯眼看着夏知白,眼底带着笑意,抿了一口高脚杯里的葡萄酒。
      “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本事。”经理给了夏知白一沓钞票:“这是一晚上的演出费用。”
      夏知白数了数,还蛮多张的,她才知道原来乐队演出费这么高,一般的舞女压根没法比。
      好运的是,那个菲律宾的钢琴师听说夏知白很缺钱,还给她介绍了一份白天的钢琴家教的工作,是在霞飞路的温公馆,只是得说是他的妹妹,因为那些有钱人希望请一个外国的家教。
      夏知白根据他说的地址找到了温公馆。那气派的大门就显示出那是个富贵人家。家里的女主人是个苍白纤瘦的女人,说什么神情都是淡淡的,给人一种了无生气的感觉。
      她的学生是个调皮的小孩,那天她特地穿了最好的衣服去,不料一进大门,就被一盆凉水从头浇到了脚。
      一个男孩偷笑着躲在门后,一双狡黠的眼。是温家小公子。
      从那一刻起她就有预感,这个课会上得很艰难······
      日子一天天过去,渐渐的,她似乎也适应了在这个时代的生活。她习惯了听着马桶车碾过石板路的声音醒来,一边倒夜香,一边和隔壁邻居聊家长里短。
      然后,一边干活一边背书。
      “大清早的,吵得我耳朵疼!”夫人总是不满得抱怨。
      她会去窦伦安路附近一家日本人开的书店看书。
      书店除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和报刊,中外文人的小说,散文,还有投考指南这样的书,专门是为大学入学考试编纂的。
      第一次看见的时候夏知白还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个时代竟然已经有高考辅导书了。
      只是书店里的书价格都不便宜,她便只能站在店里看看了,还好老板不怎么赶人。
      因上次帮经理解决了麻烦,经理看她也吃了教训,就恢复了她的牌子。她常常一天也能收到一两张舞票。加上那个家教的工作,一个月倒也有几十块钱。只是如果要付房租,生活费还有那笔高昂的学费,还是紧巴巴的。
      虽然,夫人总是讽刺她,但却在某天吃早餐时给了她一本小本子,她打开一看,是一张圣玛丽亚女中的毕业证书。
      “高中毕业证都没有,考什么大学?”夫人依旧毒舌。
      她一时有点感动:“夫人!我太爱你啦!”
      “切。”夫人哼了一声傲娇得扭过头仿佛没听见。
      沪江大学的入学考试在七月中旬,原本虞书?i已经放暑假里准备回绍兴老家,但为了看着夏知白去参加考试,特地在上海多待了一段日子。
      就像一个焦虑的家长一般,买了一堆纸笔,絮絮叨叨得嘱咐了她考试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
      考试的几天,她都特地早早得出门,一路走到军工路,以省下一笔交通费。
      但她每天走到沪江大学门口都能遇到许多黄包车和小汽车上下来参加考试的学生。
      沪江大学的入学考试一连考了六天,除了国文其他科目都是英文出题
      那是一年里最热的几天。
      太阳炙烤着大地,没有空调和电扇,教室仿佛一个烧瓷用的窑,写题的时候汗水止不住往下淌,滴在卷子上,刚写的字便化开来了。
      考完试,她走出考场,便找了个阴凉的台阶,咕咚咕咚喝凉茶喝了个饱,又掏出包里的饼旁若无人得啃了起来,一下子成了一道风景,引得其他路过的“绅士淑女们”纷纷侧目。
      最后一门是英语,有一道题是关于狄更斯的双城记。
      itwasthebestoftimes,itwastheworstoftimes.
      她抬头看窗外没有一丝云彩的湛蓝天空。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第 10 章 学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