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庆十二年,时春三月,夜,天有雨
华胥城,近郊,老坟地
“紧打鼓来慢打锣~
停锣住鼓听唱歌~
小两口炕上把话说~
听我唱段十八摸~”
郑闲一手油纸伞,一手纸灯笼,晃悠悠,步履蹒跚,浑身的酒气。
行走在坟茔中间,嘴里哼着小曲小调。
彼时,他突然听见男女说话的声音。
郑闲睁着一只醉眼,驻住了脚步。
听见一声高一声低。
男人的声音清澈嘹亮,中气十足。
而那故作撒娇的女子的声音,却不大中听,有些苍老。
深更夜半的,又是坟地,偶听人语,按理说,是该留神。
可郑闲三两黄汤下肚,人也晕晕乎乎的,
隔着一块墓碑,偷眼觑瞧:
朦胧飘雨下,坟间小路上,一对男女正坐在石头上有说有笑。
他二人手攥着手,肩并着肩,互相依偎,情话绵绵。
那男子唇红齿白,相貌俊俏,也就是十七八岁的年纪。
可女的却是白发苍苍,佝偻着背,手里还拄着拐杖。
年龄相差如此悬殊的二人,就坐在霏霏细雨中,耳鬓厮磨,有说有笑。
郑闲忍不住直嘬牙花子:嘶!这是哪来的淫荡老太太在这里狎戏少年?世风日下啊!
他想看的再仔细些,却发现那少年有些面熟。
再一想,猛然察觉:
这不是【柳君雅】吗!
柳君雅,无字,郑闲白泽书院的同窗,两人关系不算亲密,只是将将认识罢了。
话不多,为人有点孤僻,不过少有才名,诗词歌赋无所不通,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在书院也是有名的才子。
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知他家境贫寒,却不想为生计给这老妪当“相公”?
难怪今日书院同窗勾栏一聚他左推右阻就是不来。
郑闲不住摇头。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唯有勾栏内的软玉温香才能抚慰我这被俗世寒风吹冷的心肠。
他转身要走。
一声凄厉的长嘶从一座墓碑后传出,紧跟着,一道黑影窜出,落在旁边的墓碑上。
夜黑,看不真切,只能隐约的观其外形,似是只鹰一类的动物,只是头特别的大,且似人头,形体模糊,只有一双眼睛烁烁放着惨绿色的光。
郑闲被吓得浑身冷汗,从墓碑后面摔了出来,身子落在烂泥地里。
那对依偎在一起的男女被他惊到。
郑闲正要起身说话。
可他却眼看着那两人身体竟然开始变得透明,很快消失在暗夜之中。
这下,郑闲酒都吓醒了。
“妈呀!鬼呀!”
他急忙找灯笼,可灯笼早掉到草丛里去寻觅不见1。
郑闲顾不上许多,跌跌撞撞的,摸着黑往回跑。
此时,雨势渐大,天昏地暗。
没跑出几步远,就只见有人迎面走来。
身披蓑衣,戴着斗笠,肩上扛着个扁担似的东西,三四米长,外面缠着一圈圈的布条。
看着打扮,若不是庄稼汉,就是个练武的。
郑闲仿佛是看见救星一般,三两步跑过去。
“壮士!有鬼!有怪物!头大如鸟!老娘们儿包小白脸!我同学!”
他吓得语无伦次。
抓着那人的蓑衣,比手划脚。
那人看着他,半晌才道:
“你……莫不是郑闲,郑悠之?”*郑闲,字悠之
郑闲愣了一下。
这是遇见熟人了?
他心里更加踏实了。
“对对对,我就是郑闲,敢问你、你是……”
“哦,戴着这个认不出来了吧?”
那人说话间,把头上斗笠摘下。
郑闲登时倒吸一口冷气——
剑眉星目,面如冷玉,唇若丹朱,尤其是那嘴角,跟刀削的一样尖利,让这人看起来有点不近人情。
可这都不是重点。
“在下柳君雅啊。”
柳君雅抱拳拱手道。
没错,正是柳君雅!刚才在墓地里见到的那跟老妪一起消失的少年郎!
“妈呀!鬼呀!”
他吓得差点倒抽过去。
可柳君雅却只是皱眉头,不快道:
“悠之兄,你我二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你没事咒我干嘛?谁是鬼?你才是鬼呢,你全家都是鬼!艹!”
柳君雅最后这声国骂,让郑闲先是一愣,然后一脸怀疑道:“你、你真不是鬼?”
此时,雨势越来越大,柳君雅戴上兜里,手指着旁边守墓人临时搭起来的草棚道:“悠之兄,不如先到里面避避雨吧。”
说完,柳君雅跑到草棚子那边。
郑闲看着荒郊野岭的,加上天昏地暗,若在夜路瞎逛,怕是不安全,一不留神折到哪个山沟子里,自己也成了鬼了。
不管这柳君雅是人还是鬼,至少有个伴儿还是好一些。
他咬咬牙,跟着一块跑了过去。
到草棚下面,柳君雅从蓑衣里,拿出个小包袱,取出火捻,就地拢了点干草和柴禾,聚做一堆,点了个篝火。
有了火光,郑闲这才稍微安心下来。
柳君雅脱下蓑衣,将斗笠盖在蓑衣上,盘膝坐在火旁,拿着树枝扒拉篝火。
远处惊雷阵阵,打的郑闲心惊肉跳。
但看柳君雅,他慢慢觉得,对方应该不是鬼。
喝了酒,眼花耳热,加上心下里太慌,现在烤了火,身上暖和些,心里也安生下来。
再看柳君雅,才发现他跟那坟地里的少年相像,却并不是完全一样。
两人五官非常像,但又不是完全一样,年龄也不大对劲,柳君雅跟郑闲是同年,都是年方二十,可坟地的少年却分明只有十七八岁。
“那,那坟地的真不是你?”
“我自书院下课之后回了趟家,”柳君雅道,“换上这套行头才出门,刚到附近,就遇见了悠之兄,哪儿曾进得坟地啊?”
“哦——”
郑闲长哦了一声。
看来确实是认错人了,不,认错鬼了。
他遇鬼肯定是遇鬼了,只是这鬼不是柳君雅,柳君雅是人。
柳君雅略一思量,目视郑闲道:“悠之兄,不妨来说说,方才坟地里所见所闻如何?没准,我能给你梳理一下,帮你安心。”
“这,合适吗?我怕‘他们听见啊!”郑闲害怕的看看黑漆漆的坟地。
“男子汉身负三盏明灯,何况你我二人都是孔门中人,饱读圣贤书,鬼神敬而远之。”
郑闲听他说话,心里越加放心,遂说了刚才坟地里的所见所闻。
说完,他看柳君雅略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心里微微惊讶。
“君雅兄,莫非你真的知道些什么?”
“知道。”
柳君雅扔了块柴进篝火里,然后道:
“我家祖早殇,祖母在世的时候,尝听她老人家念叨,我长得跟家祖几乎是一模一样,想来,悠之兄在坟地遇见的,是家祖的鬼魂了。”
第一章 柳君雅,猎象[1/2页]